10月23日,一名居住在韩国的网友,说他在首尔一家名为“Permanent Habitat”的咖啡厅,在点了单之后,被老板赶了出去,并被告知:“我们不招待中国人”,引起争论。面对质疑,咖啡店老板在社交媒体上回应:“虽然从人性的角度上说很遗憾,但这就是我。” 10月23日,一位长期居住在韩国的中国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的经历,引发了不少关注。 这位网友说,前一天他和朋友去了首尔圣水商圈的“Permanent Habitat”咖啡厅,这家店之前不少中国博主都推荐过,算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打卡点。 两人进店后点完咖啡,正和朋友用中文聊天时,店主突然走了过来,直接问他们是不是中国人。 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店主甩下一句“我们不接待中国人”,就把刚点完单的两人往外赶。 被赶出门的两人又气又懵,他们想不通只是用母语交流,没做错任何事,怎么就遭到这种对待。 冷静下来后,他们返回店里和店主理论,至少希望对方能把“不接待中国人”的规定提前说清楚,不管是贴在门口还是写在菜单上,也好让大家有选择的余地。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店主不仅没觉得自己有错,反而转头就在店铺的海外社交账号上改了简介,用英文明晃晃写着“我们抱歉,我们不接待中国顾客”。 这事传到网上后,不少网友都觉得离谱,纷纷去店主的社交账号下留言质疑。 面对铺天盖地的疑问,店主只轻飘飘回了一句“虽然从人性的角度上说很遗憾,但这就是我”,字里行间没有半点歉意,随后还直接限制了账号评论功能,一副“我就这样你管不着”的态度。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家咖啡厅的做法从头到尾都是错的。 顾客已经点完单了,店主仅凭对方说中文就驱赶,这本身就违背了商业经营的基本准则。 更荒唐的是,在被质疑后不仅不改正,还公开把歧视性规定写出来,这种明目张胆的国籍歧视,不管放在哪里,都是不应该被允许的。 要知道,这些年去韩国旅游、消费的中国人可不少。 首尔的明洞、弘大这些商圈,还有济州岛的各个景点,随处都能看到中国游客的身影。 很多韩国商家专门学几句中文,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顾客,不少网红店铺能火起来,也离不开中国博主的免费宣传和中国游客的口口相传。 可以说,中国游客给韩国的餐饮、旅游、零售等行业带来了不少活力,也让更多韩国商家赚到了真金白银。 可这家咖啡厅倒好,靠着中国博主的推荐积累了人气,转头就把中国顾客拒之门外。 且不说商业经营要讲诚信和感恩,单说国籍歧视这种行为,本身就充满了狭隘和偏见。 一个人的品行、素质,从来都和国籍没有关系,不能因为个别人的行为,就给一整个国家的人贴标签,更不能以此为理由拒绝提供服务。 不管是做生意还是与人相处,尊重都是相互的。 中国游客带着诚意去消费,希望得到的是平等的对待,而不是无端的排斥。 那些真正懂得尊重顾客的韩国商家,不管是特意学习中文沟通,还是贴心准备中文菜单,都收获了中国顾客的喜爱和认可,这才是聪明的经营之道。 如今这家咖啡厅的社交账号还挂着歧视性的简介,可评论区早已没了往日的热闹。 它用自己的例子证明,靠歧视吸引眼球或许能一时引发讨论,但最终只会失去顾客的信任,落得无人问津的下场。 毕竟,谁也不愿意花钱去买气受,更不会给那些不尊重自己的商家递上钱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