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就在刚刚 英伟达突然宣布了 10月31日,英伟达官宣了个大新闻:要和现代汽车集团

就在刚刚 英伟达突然宣布了 10月31日,英伟达官宣了个大新闻:要和现代汽车集团、韩国政府一起,建一座超厉害的AI工厂,里面要装5万台Blackwell GPU,专门用来练AI模型,以后汽车制造、自动驾驶、机器人这些领域都能用得上。 这5万台GPU是Blackwell核心型号,单卡搭载192GB HBM3E显存,推理性能是前代H100的30倍,能耗却能降低25倍,专为大模型训练量身打造。 这笔合作是韩国国家级布局的一角。整个韩国计划部署26万块英伟达GPU,三星、SK集团也各建5万台级AI工厂,覆盖半导体、通信等多个领域。 现代的AI工厂投入实打实。单台Blackwell GPU定价约2.2万美元,5万台仅硬件成本就达11亿美元,还不算后续运营与维护开支。 Blackwell当前是“抢手货”。英伟达已明确,未来12个月的供应量全被订空,2024年第四季度预计生产45万块,能带来超100亿美元收入。 合作背后是现代的技术焦虑。自动驾驶L3+级研发需要海量算力,但其核心算法训练完全依赖英伟达CUDA生态,自主可控性不足。 运营成本是隐形重担。5万台GPU总功耗惊人,仅冷却系统就得持续投入,长期来看是笔不小的开支,盈利压力不容忽视。 英伟达才是最大赢家。既靠大额订单锁定收入,又借现代的制造渠道,把AI技术深度植入汽车产业,巩固行业垄断地位。 供应链仍有隐忧。Blackwell采用台积电4NP工艺和CoWoS-L封装,曾因热膨胀问题修改设计,HBM3E内存供应也存在不确定性。 韩国想靠算力实现“AI超车”,但核心芯片、架构全由英伟达掌控,所谓“主权AI”仍受限于外部技术供应。 现代的目标很清晰,想用顶级算力打通汽车制造与自动驾驶的AI模型训练,让汽车变身“移动智能终端”。 但AI落地从不是算力独舞。真实路况数据积累、算法适配、场景验证,都是绕不开的坎,5万台GPU只是起点。 这场合作本质是算力争夺赛。全球科技巨头都在抢算力资源,而绑定单一供应商,也让现代面临技术卡脖子的风险。 英伟达的全球布局正在提速,从欧美到中东再到韩国,四处收割订单,AI产业的话语权正被其牢牢攥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晒图笔记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