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就在刚刚! 乌克兰总统宣布了 11月2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平台确认,德

就在刚刚! 乌克兰总统宣布了 11月2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平台确认,德国交付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已正式投入使用,显著提升乌防空能力。他还提到,正和国际伙伴深化合作,搭建更完善的防御网络。 这个消息一出来,前线的乌军士兵总算松了口气,那些天天担心俄军导弹轰炸的老百姓,也终于看到了点希望——夜里能少些躲防空洞的慌乱。但仔细看交付细节就知道,这套“爱国者”更像是带着规矩的及时雨——防护范围有限,却要守护那些早已千疮百孔的能源设施。 德国这次援助其实早有铺垫。去年7月,泽连斯基就感谢过德国提供第3套“爱国者”,但乌克兰一直明确表态,需25套才能实现全境防空覆盖;今年9月,德国又承诺再追加两套,可采取分阶段交付模式,第一批仅移交发射车。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德国既想摆出盟友姿态,又怕掏空自家库存,这种精打细算的心思,根本藏不住。 说到底,乌克兰现在太需要靠谱的防空装备了。俄军最近频繁轰炸发电站等关键设施,仅扎波罗热地区单日就遭遇近百次袭击,而乌克兰现有防空力量,根本没法实现全域防护。德国为啥这么谨慎?原来它自己的“爱国者”从冷战时的36套减至如今12套,此次援乌3套后,本土储备已接近底线,只能一边交付一边紧急向美国补货。 但这次交付的附加条件,实在让人头疼。一套“爱国者”造价超10亿美元,乌克兰测算至少需10套,才能基本保障核心能源设施安全。可德国分批交付的节奏,根本解不了燃眉之急。更麻烦的是,俄罗斯早就明确表态,将所有援乌武器列为合法打击目标,这批“爱国者”大概率会成为俄军重点打击对象,这哪儿是送防护,反倒像是给战局加了码,可能让对抗更激烈。 德国称“是为帮助乌克兰抵御空袭”,这话虽符合表面逻辑,但雪中送炭得有真心实意。如今的乌军早已不是2022年缺装备的状态,更在意新系统能否与现有防空网无缝衔接、快速形成战斗力。要是因为交付拖沓或士兵培训不足,导致系统沦为摆设,恐怕还是挡不住俄军下一波空袭。 再看看其他国家,以色列已低调向乌克兰移交8套“爱国者”,荷兰、挪威也出资认购装备支援。这些盟友的援乌装备均已顺利投入运作,且没有这么多分批交付的限制条件。要是德国只拿出“半分诚意”,就算打开了军援大门,乌克兰恐怕也不敢完全信任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