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黄仁勋嘲讽美国政客没脑子,你把芯片白给解放军用,人家也不会用。据CNN报道,英伟

黄仁勋嘲讽美国政客没脑子,你把芯片白给解放军用,人家也不会用。据CNN报道,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接受专访时,对美政界一些声音进行了嘲讽。 英伟达的老板黄仁勋,在接受CNN专访时扔下了一句狠话。 他大致表达的是这样的意思:即便将美国顶尖芯片无偿赠予中国军方,军方也根本不会予以关注,对其看都不会看一眼。 这话听着真够损的,简直像是在公开嘲讽某些美国政客。 这些人天天操心,生怕高端芯片流到对手那里,成了增强军事实力的“补品”。 可黄仁勋这一句话,就把这种担忧打成了不切实际的瞎操心。 这背后,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商业抱怨,而是精准地刺破了美国对华芯片管制策略的三层脆弱外壳。 美国政策的第一个天真之处,在于把所有芯片都用一个标准衡量。 他们以为,只要在民用消费领域搞“先进制程竞赛”,谁能把芯片做到1、2纳米,谁就赢了,却完全忘了,军队要的根本不是这玩意儿。 民用芯片追求极致的速度和集成度,但军用芯片的首要任务,是在枪林弹雨和极端环境下活下来。 你想想看,坦克里的温度飙升到60℃,导弹发射时剧烈震动,太空里又是零下150℃的极寒和强辐射,这种地方,稳定压倒一切。 所以,中国压根就没在同一条赛道上跟跑,而是直接换道超车了。 他们用成熟的制程,结合像碳化硅和氮化镓这类硬核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这些玩意儿耐高压、散热快,工作温度范围横跨零下55℃到125℃。 他们还玩起了“技术乐高”,也就是异构集成,把不同功能的模块拼在一起,体积缩小60%,性能却一点不减。 为了应对太空环境,更是开发了抗辐射加固技术,关键电路上三套备份,确保设备能超长待机十五年以上。 现在再回头看黄仁勋那句“白送也不用”,是不是就明白了?这绝非所谓的骨气之争,而是牵涉国家安全的根本性逻辑所在。 自己碗里的饭才吃得最踏实,这个道理,难道还需要教吗?政客们在技术应用上的认知,显然是脱节了。 这套管制策略,在经济上更是上演了一出“回旋镖”好戏。本来想扔出去打人,结果转了一圈,狠狠地砸回了自己脸上。 黄仁勋在财报会上亲口承认,因为没法卖货给中国,英伟达已经损失了数十亿美元。 他们不是唯一的倒霉蛋,英特尔、高通这些巨头,都眼睁睁看着大把商业机会溜走。 据估计,从2021年到2024年,美国企业为此付出的代价高达330亿美元。 美国企业被迫撤离留下的市场空白,并没有就此荒芜,反而成了中国本土企业茁壮成长的沃土,让他们获得了宝贵的试错和迭代机会。 颇具意味的是,这种极致的施压手段,反倒化作了推动中国自主创新的重要催化剂。华为可以说是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典型例子。 被封锁后,他们不但没倒下,反而从鸿蒙操作系统到AI大模型,硬是搞出了一整套自己的东西。 华为的全球电信设备市场份额呈现出 “不降反升” 的态势,对比 2018 年的数据,2024 年的份额增幅达到了两个百分点。 最大的战略失算,其实在于未能充分认识到 “生态” 背后蕴藏的磅礴力量。 黄仁勋说得很透彻,芯片的竞争力不是单个硬件有多牛,而是硬件和软件协同构建的整个生态。 美国决策者还停留在争夺一个“点”的旧思维里,而真正的壁垒是一个完整的“面”。 封锁迫使中国企业必须从头构建自己的技术大陆。 一旦这套基于安全感的自主生态系统形成,用户的选择就会变得极具黏性,不会因为政策的风吹草动而轻易回头。这条路一旦走了,就很难再掉头了。 就连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这样的智库都开始反思,建议政府采取更“现实”的政策。科技的领导地位,从来都不是靠关门锁国维持的。 所以,黄仁勋那句看似轻飘飘的嘲讽,分量真的很重。 它同时打中了美国芯片策略在技术认知、经济逻辑和战略远见上的三重软肋。 历史一次次证明,想用封锁来扼杀创新,最终很可能只是为对手点燃了引擎,同时还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信源:刘白惜 2025-11-01 16:00·中国史在读博士 黄仁勋嘲讽美国政客没脑子,你把芯片白给解放军用,人家也不会用。据CNN报道,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接受专访时,对美政界一些声音进行了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