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春段晨曦通讯员焦典范

国徽高悬,庄严肃穆。11月5日,河南省社旗县人民法院将刑事审判巡回法庭“搬”进社旗县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内,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了一起因家庭矛盾引发的寻衅滋事案件。近3000名师生现场旁听,“零距离”感受法庭的庄严,“沉浸式”接受了一场深刻的法治教育。此次活动通过“巡回审判+以案释法+模拟法庭”的组合模式,在青少年心中播撒法治种子,筑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坚实防线。
巡回审判:“零距离”感受法律威严
法槌敲响,临时布置的审判庭内瞬间肃静,案件审理正式开始。被告人黄某因个人无理欲望未获满足,竟在家中及公共场所多次对父母、亲属实施侮辱、谩骂乃至殴打,情节恶劣。其行为不仅严重伤害了亲属感情,更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最终被指控构成寻衅滋事罪。
庭审严格遵循法定程序,进行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环节,充分保障了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在确凿证据与公诉方的有力指控下,黄某当庭表示认罪并深刻悔过。经合议庭评议,综合考虑案件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及被告人的悔罪态度,法庭对该案进行了当庭宣判。整个庭审过程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了司法的严谨与法律的威严。
以案释法:“深剖析”敲响心中警钟
庭审结束后,本案审判长李连升以这起“身边案”作为“活教材”现场开展以案释法。他围绕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家庭伦理与法律责任等核心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法律条文,深入浅出地剖析了黄某如何从处理家庭矛盾不当,到情绪失控、行为失范,最终坠入犯罪深渊的演变过程,深刻揭示了冲动行事、不孝不亲、漠视法规所带来的惨痛后果。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李连升法官语重心长地告诫在场学生,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矛盾,务必学会冷静思考,以理性沟通替代冲动行为,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珍视家庭温情,同时筑牢道德与法律的双重防线。
模拟法庭:“沉浸式”体验司法公正
为强化教育效果,将法律知识转化为实践认知,在法官释法结束后,刑庭副庭长闫宗淼组织学生开展了一起“聚众斗殴”刑事案件的模拟庭审活动。学生们分别扮演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及法警等角色,亲身体验庭审的庄重与司法程序的严谨。
从宣布开庭、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到被告人最后陈述及当庭宣判,整个模拟庭审规范有序,同学们投入角色、表现认真。闫宗淼法官全程观摩指导,并就庭审节奏掌控、法律条文适用、法言法语运用等方面提出了专业指导,让同学们对刑事诉讼程序及法官的职责使命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此次“巡回审判+以案释法+模拟法庭”的组合式法治教育,是社旗法院延伸审判职能、积极参与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和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不仅有效提升了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安全防护意识与自我约束能力,更在他们心中深植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理念,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崇德向善,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懂得尊重并关爱他人,为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