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陈阿姨突然发现一个问题,00后的女儿月薪9000块,吃住都在家里,照理说能存下不少钱,可每个月到头来,一分不剩。陈阿姨心里纳闷,趁着女儿不注意,翻了翻她的手机,这一看,她愣住了 女儿每天和一个人聊得火热,从早到晚,消息不断。起初她还以为是女儿谈恋爱了,细看才发现不对劲——对方不是什么男朋友,而是女儿每个月花5000块钱请的“秒回师” 什么叫秒回师?就是真人在指定的时间段里,随时回复她的消息,接她的电话,甚至视频聊天。两个人从来没见过面,聊的也不是风花雪月,大多是女儿工作上遇到的烦心事,生活里的小情绪,偶尔抱怨,偶尔分享,对方总能接住她的话,给她回应,给她鼓励,或者只是安静听着 陈阿姨想不通:这不就是陪聊吗?怎么就要花掉大半工资?这钱花得值吗?她心里纠结,想劝女儿,又不知道怎么开口,于是把这个事发到了网上 其实我觉得,这个事如果换个角度看,就没那么简单了。把情绪价值花钱外包,看似奢侈,其实背后是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麻烦身边的人。怕父母担心,怕朋友嫌累,也怕在真实关系中出现那种说多了尴尬、说少了憋屈的情况。花钱买回应,至少不需要考虑对方的情绪,也不用担心回头被人说矫情 阿姨纠不纠结其实很正常,五千块不是小钱,她当然心疼。介不介入,这就考验分寸感了。直接上去制止,反而可能让女儿关上心门。要不要劝,关键看怎么劝。如果从钱入手,年轻人会觉得这是自己的自由;如果从关心入手,说自己愿意听,愿意陪,可能女儿心里的那道门会松一点 只能说,钱花得值不值不在别人嘴里,在本人心里。有些人买衣服,有些人买电子产品,有些人花钱减压力,本质都差不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