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67年,飞行员王柱书驾机歼敌,一时大意,投副油箱时误把减速伞给扔了,眼看敌机

1967年,飞行员王柱书驾机歼敌,一时大意,投副油箱时误把减速伞给扔了,眼看敌机就在眼前,他一个动作竟让他获得了一个一等功! 王柱书1934年出生在山东省一个普通家庭,从小生活简单,青少年时就对飞行感兴趣。1950年代初,他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部队,开始基础训练。先从活塞式飞机学起,逐步掌握高空操作和气象适应。部队纪律严,他每天跑步锻炼,保持体力。进入1960年代,转入喷气式战机,熟悉歼-5型,后来调到海军航空兵第6师16团,当飞行员。日常巡逻南海,应对潜在入侵。他参与模拟演习,练习编队和机动,飞行时长超1000小时。作为副大队长,他协调值班,检查设备。基地在海南,高温多雨,他适应环境,维护战机,确保随时出动。他的职业以保卫领空为主,专注职责。 1967年6月26日下午4点50分,海南岛基地警报响起,美军F-4C侵入领海线附近。王柱书和僚机吕纪良双机出动,快速起飞,爬升到1万米。敌机挂导弹和副油箱,速度2.2马赫,歼-6只有1.3马赫,差距大。王柱书准备抛副油箱,手误释放减速伞,它脱离飘走,副油箱留着,机动性差。吕纪良注意到,他指示专注敌机。敌机在前七八公里,王柱书转向太阳位置,阳光干扰敌方视线。距离拉近300米,他关雷达,用光学瞄准锁定尾翼。250米时发射炮弹,击中右水平尾翼。吕纪良补射,敌机爆炸,残骸落榆林南海面。过程仅40秒。 这场空战发生在海南岛东南,三亚以南领空。美军F-4C当时先进,号称第二代标杆,但中国飞行员用歼-6击落它,创亚音速打超音速记录。敌机反复在领海线移动,玩擦边战术,挑衅不留证据。王柱书操作时,意外丢减速伞,本该扔副油箱减轻重量,却因紧张出错。战机负重,动作慢,但转向太阳是关键,利用自然光掩护接近。炮弹精准击尾翼,导致敌机失控爆炸。这次胜利粉碎美军策略,显示装备差下也能靠技巧取胜。 返航时,王柱书面临着陆问题,无减速伞速度高。他复飞绕场,消耗速度。触地后轮胎冒烟,刹车片磨损重。部队表彰,他和吕纪良获一等功,奖励书籍和钢笔。庆功会上,提供多三倍红烧肉罐头,大家分享。残骸打捞,置博物馆,尾翼裂口可见。此战是海军航空兵在1965到1968年海南作战的一部分,共击落美机4架,自毁1架,战绩5比0。 王柱书晚年住在上海军休所,87岁时还忆细节,保存证书,强调领空不容侵犯。他退役后低调,偶尔见老战友,谈飞行经验。事件记录在官方来源,如中国军网和上观新闻,证实真实。F-4C残骸成证据,展示那次胜利。 海军航空兵在海南作战多次,1967年6月26日是典型一仗。王柱书作为副大队长,经验帮他处理意外。误扔减速伞本是失误,但没影响击敌,转向太阳成转机。这反映飞行员训练重要,实战中冷静应对。歼-6虽落后,但用机炮近战有效,击落F-4C证明技巧胜装备。 一等功标准严,在完成重大任务有卓著贡献时授予。王柱书获此荣,批准权限按职级,集团军批。他的功绩包括击落敌机,保卫领空。类似抗美援朝,王海大队击落多架,也获集体一等功。这些例子显示军队奖励激励作用。 事件后,歼-6问题如飘摆,用F-4残骸研究解决,提升性能。中国空军海军战绩丰富,击落多型美机,包括F-104和A-6A。1967年8月21日,又击落两架A-6A,四名美飞行员三人阵亡一人俘。海南空域成重点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