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乌克兰的盟友在哪里?他们的朋友呢?这简直是背叛行为”——英国前首相鲍里斯·约翰

“乌克兰的盟友在哪里?他们的朋友呢?这简直是背叛行为”——英国前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严厉批评美国提出的关于乌克兰与俄罗斯的“28点和平计划” 鲍里斯·约翰逊在公开场合说出这句话时,全场一片哗然,他不是在骂俄罗斯,也不是在骂普京,而是把炮口对准了自己阵营里的“老大哥”——美国。 原因很简单,一份据称由拜登政府卸任前拟定、特朗普政府接手后继续推动、名为“28点和平计划”的文件曝光了。 这份所谓的“和平计划”,名字听起来是为停火而生,实则条条都是对乌克兰主权的打击。 最引发争议的一条,是给了俄罗斯一个前所未有的特权——对乌克兰是否能加入北约拥有“否决权”。 说白了,只要莫斯科说“不”,乌克兰这辈子都别想靠近西方军事体系。 更荒唐的是,俄罗斯还被赋予了对乌克兰境内是否允许外国军队部署的决定权。 这是什么概念?等于一个国家的安保门禁卡交到了邻国手里,还是个天天打你家的邻国。 这不是和平,而是让乌克兰永远活在恐惧和控制之下。 约翰逊为什么怒不可遏?因为这份计划不但没让俄罗斯付出代价,反而还给了它一个“合法插手乌克兰事务”的金牌。 英国前首相直言——这不是和平方案,是对乌克兰的“军事阉割”,是把一个主权国家推向战略瘫痪的路线图。 他甚至不惜把这份文件比作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 当年英法等国为了避免战争,把捷克斯洛伐克割给了纳粹德国,结果呢?战争还是来了,而且更惨烈。 如果今天的西方再次对侵略者让步,那代价可能更大。 数据不会撒谎,俄罗斯并没有赢,为什么要让乌克兰输? 从战场数据来看,俄罗斯并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 根据英国国防部和美国战争研究所的估算,俄军人员伤亡可能超过百万; 从领土控制上看,俄罗斯并未成功拿下乌克兰20%以上的国土。 再看经济层面,制裁已经让俄罗斯陷入长期困境。 能源出口受限、技术封锁严重、卢布贬值幅度惊人,国内通胀压力巨大。 这些都说明,俄罗斯并没有赢。 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却突然推动一份“和平计划”,核心条款不是要求俄军撤离,而是要求乌克兰“认清现实”,接受一个更小、更弱、更被控制的未来。 这就难怪约翰逊要发火了:明明俄罗斯没拿到想要的结果,为什么最后反倒是乌克兰被要求让步? 西方“朋友圈”的幻象——表面团结,内里分裂。 有人说这是“乌克兰的转折点”,但看得更清楚的人知道,这更是西方阵营的分裂时刻。 美国国内,支持继续援乌的声音正在减弱。 特别是在2025年大选后,特朗普重返白宫,财政部长贝森特面对庞大的军费开支和财政赤字压力,开始重新评估对外援助。 共和党内不少议员已公开表示对“无底洞式援乌”感到厌倦。 欧洲这边,也并非铁板一块。 德国和法国私下对“28点计划”并不反感,对他们来说,战争拖得越久,经济越受伤,难民越多,社会越不稳。 哪怕不是最理想的方案,能停火就行。 这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国家各打算盘。 约翰逊的质问——“乌克兰的朋友呢?”说穿了就是对这个“虚假联盟”的控诉。 大家嘴上说支持乌克兰,行动上却各怀鬼胎。 英国为什么这么激进? 一方面,伦敦自脱欧后急需在外交舞台刷存在感,乌克兰危机正好提供了机会; 另一方面,约翰逊本就是“挺乌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强硬表态也反映了英国保守派对当前西方“妥协风”的不满。 和平的价格,乌克兰买得起吗? 当前局势下,有两种“和平”在博弈。 一种,是基于规则的和平——侵略者撤军,被侵略者恢复主权,这是乌克兰一直坚持的底线; 另一种,是基于实力的和平——谁拳头大,谁就说了算,这就是“28点计划”所展现的逻辑。 选择后一种,就等于告诉全世界:武力改变边界是可以被接受的。 这不是和平,是给未来更多战争埋雷。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份泄露的计划不是一个成熟的外交成果,而是一面镜子,照出西方内部的焦虑、疲惫和分裂。 它反映的,不是对战争的解决方案,而是对乌克兰问题“赶紧了结”的集体厌倦。 问题是,和平不能靠牺牲他国来换。 如果乌克兰为这份计划买单,那么下一次,可能就是别国登上这张“投降清单”。 这场博弈的胜负,早已不是俄乌之间的较量,而是关于“规则”与“现实”的正面对撞。 约翰逊的愤怒,不只是情绪宣泄,更是对一个秩序正在松动的警告。 真正的和平,靠的不是妥协,而是正义被捍卫的底气。 信息来源:信息量大!特朗普结束俄乌战争28点和平计划全文曝光 2025-11-21 凤凰网资讯

评论列表

dzjaa2012
dzjaa2012 1
2025-11-24 15:16
你这么愤愤不平的说了一大堆都积于一个基本的判断错误,哲联斯基也是这样,他认为一个小国靠借钱就能打败世界第二军事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