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果不其然。 美国方面突然宣布了新的停火设想,据称包含多项条款,并催促基辅尽快

果不其然。 美国方面突然宣布了新的停火设想,据称包含多项条款,并催促基辅尽快回应。相关内容尚未公开,来源多为媒体转述。 今年援助节奏的起落已经给出信号。4月华盛顿通过约610亿美元对乌方案,多批军援随即恢复,但到秋季发货变慢,引发“要不要降速”的猜测。 这种变慢,更像国内掰手腕和预算窗口期的产物。众院4月20日投票过关,24日签署成法,随后进入选战季,跨党协作变难,执行层面自然趋稳。 弹药产能仍是硬约束。五角大楼曾提出155毫米炮弹要在2025年把月产量拉到10万发,去年底还在每月5万上下,前线高强度炮战的口径消耗很难完全满足。 对照之下,俄军火力密度保持压力,外部供弹的公开报道不断出现。供给差距没有消除,美方更倾向拉长节奏,避免前线出现突发性失速。 武器授权的尺度也在微调。5月起允许乌军在边境地带对俄境内实施有限打击,但对远程导弹的使用仍设限,这种做法是控风险,不是甩手。 欧洲在补位。欧盟通过约500亿欧元的多年援助框架,德国追加IRIS-T系统,丹麦、荷兰推进F-16转交并组织飞行员训练,法英的“风暴阴影/斯卡普”持续供给,但弹药与产线爬坡需要时间。 回到外界流传的“28条”。目前没有权威公开文本,更像探路话术,用来测试底线。基辅多次强调主权和领土原则,莫斯科坚持自身条件,短期很难合拢。 今年夏秋,俄军在哈尔科夫方向推进,乌军靠防空和工事顶住压力。华盛顿推动加固纵深防线,同时强调动员与节约弹药,这反映出资源分配的现实考量。 海空力量的注意力确实被西太演训吸走一部分。里根号、罗斯福号在那边高频活动,资源要分摊给两头,这就要求欧洲承担更多陆上负担。 如果出现临时停火,前线大概率维持接触线。装备供给不会归零,可能转向防空、炮弹、工事物资为主,配合训练与维修,把线稳住。 与其说“抛弃”,不如说在压价和控节奏。华盛顿在两头下棋,一边不让乌方崩线,一边避免局势外溢,把更重的担子推给欧洲。 看清这点,再去读援助清单的取舍和口风变化,才不至于被情绪带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