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移动消息,最近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一项重要国际标准 —— 由中国移动牵头制定的 5G/6G 交互式物联多媒体通信标准,这是全球视联网领域里,首个专门面向 5G 和 6G 时代的相关标准。看似只是一个技术标准的出台,实则标志着中国在通信技术领域,从跟跑、并跑正式迈向了领跑,给全球物联网发展铺了条关键的技术大道。 “交互式物联多媒体通信” ,就是让各种设备不仅能联网,还能高效传输视频、音频这些多媒体内容,实现智能交互。比如工厂里的机器人协同作业、家里的全屋智能设备联动、远程医疗的高清诊断画面传输,都离不开这种技术。之前这一领域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不同企业、不同国家的设备很难兼容,严重影响了物联网的发展速度。现在有了这个标准,全球相关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就有了统一依据,相当于给大家定了个 “通用语言”。 这次标准由中国移动牵头制定,作为加入国际电信联盟 20 多年的 “老玩家”,中国移动在 3G、4G 时代就一直在推动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5G 时代更是提出 “5G 之花” 愿景,不少技术指标都被国际采纳,到了 6G 时代还牵头了国际电联首个 6G 项目。这次联合全球 40 多个国家的成员单位一起攻关,最终拿出的标准,既符合国际技术发展趋势,又充分考虑了实际应用需求,能被国际社会认可,靠的是实打实的技术实力。 这个标准的发布,不管对国内还是全球,好处都很实在。对咱们国家来说,这意味着在 5G/6G 和物联网的核心领域,咱们有了话语权,后续相关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时,能少走很多弯路,也能带动国内产业链的发展,从芯片、设备到应用服务,都能借上标准的 “东风”。对全球而言,统一的标准能打破技术壁垒,让不同国家的设备互联互通,比如中国的智能终端能和欧洲的工业系统顺畅对接,加速 “万物智联” 时代的到来。 更让人期待的是,这个标准还为 6G 发展打下了基础。6G 时代讲究 “通感一体”,也就是通信和感知能力融合,能实现毫米级定位、微秒级时延,不管是智慧医疗里的无线脑机接口,还是工业领域的数字孪生工厂,都离不开这样的技术支撑。这次的标准提前布局了这些核心需求,能让全球 6G 技术研发少走弯路,更快落地应用。 不过,标准发布只是第一步,后续还要靠产业链各方一起努力,把标准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服务。相信随着这个标准的推广,中国通信技术会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也能让更多人享受到物联网带来的智能生活,而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也会跟着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