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虽然徐志摩嫌弃张幼仪土气,但晚上却仍然跟她行“夫妻”之事,张幼仪晚年也曾回忆说:

虽然徐志摩嫌弃张幼仪土气,但晚上却仍然跟她行“夫妻”之事,张幼仪晚年也曾回忆说:大婚当天,我们就圆房了,在英国时,虽然他白天不同我讲一句话,但晚上他仍然和我行夫妻之事……… ​1915年的时候,15岁的张幼仪被家里安排,嫁给了有才华的徐志摩。这桩婚事,从一开始就不太对等——他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诗人,而她呢,是个没接受过新式教育的传统女子。 这哪是夫妻啊,分明是把人当成了不需要交流的“工具”!徐志摩嘴上喊着“自由恋爱”“精神契合”,转头却在封建婚姻里享受着妻子的伺候,连最基本的尊重都吝啬给予。白天对张幼仪冷若冰霜,嫌她“土”得配不上自己的浪漫才情,晚上却心安理得地履行“夫妻义务”,这种割裂感,藏着多少自私与虚伪! 张幼仪在英国的日子,简直是度日如年。她努力学着穿洋装、学英语,想跟上丈夫的脚步,可徐志摩连一个眼神都懒得施舍。有一次她不小心打翻了水杯,徐志摩当场怒斥:“你这个乡下土包子,连杯子都拿不稳!” 可到了深夜,他又会毫无波澜地走进她的房间,完事后倒头就睡,仿佛白天的嫌弃从未存在过。 更让人心寒的是,当张幼仪发现自己怀孕后,欣喜地告诉徐志摩,换来的不是期待,而是冰冷的两个字:“打掉。” 那个年代的堕胎风险极高,张幼仪颤抖着说“我听说有人堕胎死了”,徐志摩却轻描淡写地回应:“坐火车还有人死呢,你怎么不害怕?” 这份冷漠,比刀子还伤人。 他满心满眼都是林徽因,为了追求所谓的“灵魂伴侣”,甚至在张幼仪生产前,就逼着她签下离婚协议。1922年,两人在柏林离婚,张幼仪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主动提出离婚的女性,可这份“第一”,是用无数泪水和屈辱换来的。 离婚后的张幼仪,没有沉沦。她独自抚养年幼的儿子,在德国勤工俭学,后来回国创办实业,成了上海滩有名的女企业家,把一双儿女培养得十分优秀。而徐志摩呢,虽然如愿追求到了爱情,却始终没能摆脱骨子里的自私,最终在飞机失事中离世。 回头再看这段婚姻,徐志摩的“嫌弃”从来都不是张幼仪的错。他厌恶的是封建包办婚姻的束缚,却把所有怨气都撒在了无辜的妻子身上;他追求精神自由,却用最不自由的方式对待身边人。所谓的“诗人浪漫”,在张幼仪的遭遇面前,显得格外苍白又讽刺。 张幼仪的伟大,不在于她原谅了徐志摩,而在于她在被彻底否定后,依然能重新站起来,活成了自己的光。她用一生证明,女性的价值从来不是依附于男人,而是靠自己的双手挣来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16
用户18xxx16 2
2025-11-25 14:29
这也打拳
独一VS无二
独一VS无二 2
2025-11-25 14:24
这TMD明明是黄磊和周迅,老子要看真人照片[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用户18xxx16
用户18xxx16 1
2025-11-25 14:29
徐志摩是个渣男,没有问题,但也不用借着他来打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