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新的贸易背景下,全球产业链持续重构。摆脱“代工”标签后,中国“智造”正成为企业突破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浪潮中,南昌华勤以智能制造为核心驱动力,完成了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同时以创新为引擎,逐步构筑起电子信息产业的新高地。
2017年,南昌华勤落户南昌高新区,最初以智能终端代工为切入点,服务于全球知名品牌。彼时,中国企业多以成本优势和规模化生产见长,但在核心技术、品牌价值与产业链话语权方面仍处于弱势。华勤并未满足于代工模式带来的短期收益,而是敏锐地洞察到,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智能化转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南昌华勤的转型路径清晰而坚定:从“制造”迈向“设计+制造”双轮驱动。通过自主研发的中央MES与边缘MES系统,企业实现了多客户、多产品的高效协同生产。这一系统打通了从订单到交付的全流程数据链,还通过实时监控与智能调度,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正是凭借这样的技术根基,华勤在全球ODM市场中跻身前四,并成为大陆首家突破年度千万台销量的企业。
南昌华勤超级工厂的崛起,离不开其围绕“数智化”构建的三大核心能力。
数字化根基是企业智能转型的基石。华勤通过构建企业级统一数据平台,实现了设备、生产线、供应链与客户需求的全链路互联互通。这一平台支撑了生产过程的精准决策,为工艺优化和产能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数据的自由流动,让传统制造中依赖人工经验的生产方式逐渐被数据驱动的智能模式所取代。
智能化应用是华勤提升质量与效率的关键。在质检环节,企业引入视觉检测技术,通过高精度摄像头与AI算法实现对产品缺陷的自动识别与分类,显著降低了人工误判率,提高了检测的一致性与可靠性。另外,AGV无人搬运系统的部署实现了仓储与产线之间的无缝衔接,不仅减少了人力成本,更优化了整体物流路径,使物料调度更加精准高效。
柔性化生产则是华勤应对市场个性化需求的重要武器。通过模块化的“乐高线体”设计,生产线能够根据用户对不同硬件配置的选择,快速调整生产流程,实现“零换线”切换。这种柔性制造模式,使华勤能够高效响应小批量、多批次的定制化订单,在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的同时,保持了规模化生产的成本优势。
南昌华勤的崛起,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富有价值的范本。通过数字化、智能化与柔性化的深度融合,南昌华勤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角色转变,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注入了新的动能。
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南昌华勤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企业将继续引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向更高价值环节攀升,在全球科技与制造格局中书写属于“中国智造”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