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特斯拉撞树后打不开车门,5人被困车内身亡!特斯拉在美被起诉

“那叫声太惨了,从着火到没声音就几分钟!”2024年11月1日傍晚,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郊区的居民琳达,在自家院子里目

“那叫声太惨了,从着火到没声音就几分钟!”2024年11月1日傍晚,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郊区的居民琳达,在自家院子里目睹了这辈子最揪心的一幕。

一辆黑色特斯拉Model S突然冲出路面,像失控的铁盒狠狠撞在老橡树上。撞击声刚落,车身就冒出黑烟,紧接着火苗从底盘窜起,瞬间舔舐到车门。

琳达抓起电话打911时,清晰听到车内传来此起彼伏的尖叫声。“有男有女,一直在喊‘开门!开门!’”可无论里面的人怎么挣扎,那扇看起来科技感十足的车门,始终纹丝不动。

消防队员赶到时,汽车已经成了火球,滚滚浓烟裹着刺鼻的焦糊味扩散开来。水枪压制住火势后,救援人员撬开变形的车门,眼前的景象让见惯事故的消防员都红了眼:5具遗体挤在前排,手指上全是抓挠车门的痕迹,后座地毯被掀起一大片——显然他们死前拼尽了力气找逃生的办法。

这5个人里,有54岁的杰弗里·鲍尔和他55岁的妻子米歇尔。原本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家庭出行,却成了全家的绝唱。鲍尔夫妇的4个孩子在第二天接到医院通知时,还抱着“父母只是受伤”的希望,直到看到警长办公室的调查报告才崩溃。

报告里的一句话刺痛了所有人:“遗体分布表明,乘客在初始撞击中幸存,因无法开启车门最终遇难。”简单说,他们不是死于撞车,是被困在燃烧的车里活活烧死的。

10月31日,鲍尔家的4个孩子带着血泪诉状,把特斯拉告上了威斯康星州戴恩县法院。“我父母不是撞死的,是被特斯拉的设计‘锁死’的!”法庭外,长子颤抖着说出的这句话,戳中了无数人的心。

这起悲剧真的是“意外”吗?随着诉讼文件曝光,特斯拉藏在“科技光环”下的致命漏洞,被狠狠撕开了口子。

问题的核心,就在那套让特斯拉粉丝津津乐道的“隐藏式门把手”和电子车门系统。平时开车时,它确实够酷炫:手指一碰,门把手自动弹出;按下车内按钮,车门应声而开。可一旦出事,这套系统就成了索命的枷锁。

特斯拉的车门开启全靠低压电池供电。事故中剧烈的撞击,很容易导致电池短路失灵。这时候,就需要用到机械解锁装置——可这套“救命装置”的设计,简直离谱到荒唐。

前排乘客还好,得把手伸到车门内侧的缝隙里,摸索着往上提一个隐蔽的金属杆才能开门。可后座乘客更惨,必须先掀开脚下的地毯,才能找到那个不起眼的金属拉环。

“谁能在浓烟滚滚、车身摇晃、皮肤灼痛的情况下,冷静地掀地毯找拉环?”原告律师在法庭上愤怒地质问。他拿出一份特斯拉车主调查数据:超过70%的Model S车主,根本不知道后座有手动解锁装置;就算知道,能在30秒内找到并操作的人不足5%。

更讽刺的是,特斯拉早就知道这个隐患。诉讼文件里列出了一连串早期案例:2022年加州一起Model 3撞车起火事故,驾驶员被困车内;2023年佛罗里达Model Y落水,乘客因为打不开车门险些溺亡……每一次事故后,都有车主投诉车门设计缺陷,但特斯拉始终没当回事。

他们甚至在用户手册里玩起了“文字游戏”:只轻飘飘提了一句“紧急情况下可使用机械解锁”,却没配清晰图示,更没提醒“低压电池失灵会导致电子系统失效”。说白了,就是把“逃生责任”甩给了普通车主——你打不开门,是你没看懂说明书,不是我设计有问题。

更要命的是,特斯拉电动车的锂电池,碰撞后起火速度比燃油车快得多。行业数据显示,电动车电池起火后,黄金逃生时间通常只有2-3分钟,而找到并操作那个隐蔽的机械解锁装置,至少需要1分钟——这还是在冷静状态下。

“特斯拉明知锂电池起火快,却给逃生通道加了道‘密码锁’。”安全工程师马克在接受采访时怒批,“这不是设计缺陷,是对生命的漠视。”

鲍尔一家的悲剧,终于捅破了马蜂窝。就在诉讼立案前4天,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向特斯拉发出了措辞严厉的调查函。

函件里白纸黑字写着:自9月中旬启动调查以来,已收到16起2021款Model Y车主的投诉,全是“低压电池故障导致门把手失灵”。更吓人的是,这些投诉里藏着不少惊魂时刻。

有位加州妈妈说,她把2岁的孩子忘在车里,回去时发现电子车门锁死,无论怎么按钥匙都没反应。最后只能砸破车窗救人,孩子已经满脸通红、浑身是汗。另一位西雅图车主更倒霉,雨天开车时车门突然失灵,他被困在车里半个多小时,差点闷晕过去。

NHTSA这次动了真格,直接把调查范围扩大到174290辆特斯拉——不仅包括2021款Model Y,还涵盖了2017至2022年款的Model 3和Model Y。要求特斯拉在12月10日前,交出这些车的设计图纸、故障记录、客户投诉处理方案,一个都不能少。

敢不交?NHTSA早就备好“罚单”:每日每项罚款27874美元,最高能罚到近1.4亿美元。这可是美国汽车监管史上针对车门问题的最高额处罚威胁。

面对压力,特斯拉终于松口了。设计负责人弗朗茨·冯·霍尔茨豪森在采访中含糊其辞地表示,“公司正在重新设计门把手系统”,要把电子和手动解锁功能整合得更“直观”。

可这话谁信呢?要知道,从2018年到现在,NHTSA收到的特斯拉车门故障投诉已经快150起了。早干嘛去了?非要等5条人命没了,才想起“改设计”?

更讽刺的是,连特斯拉的竞争对手都看不下去了。慕尼黑国际车展上,大众CEO托马斯·谢弗直接开怼:“隐藏式门把手看着好,用起来糟透了!”他明确说,大众收到的客户反馈很直接:功能比外观重要,以后绝不会为了酷炫牺牲安全。Rivian等车企也悄悄调整了设计,把机械解锁装置做得更显眼。

现在再看特斯拉股价,居然没受太大影响。有分析师说,这是资本市场对“特斯拉式危机公关”习以为常了——每次出事先沉默,再甩锅,实在压不住就说“会改进”,等风头过了照样卖车。

可鲍尔一家的伤痛能“过风头”吗?那些因为门把手失灵被困过的车主,心里的阴影能“改进”掉吗?17万多辆在路上跑的特斯拉,还藏着多少随时可能爆发的安全隐患?

特斯拉总说自己在“定义未来汽车”,可如果未来的汽车,是用生命为“科技感”买单,这样的未来谁想要?

这起诉讼还在继续,12月10日将是特斯拉提交资料的截止日。我们等着看,特斯拉拿出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案”,还是“应付调查的借口”。

但无论结果如何,有句话必须说透:汽车的本质是交通工具,不是科技玩具。再酷炫的设计,都该给生命让路;再牛的品牌,都不能拿用户的安全当赌注。

毕竟,没人会为了“隐藏式门把手的酷炫”,赌上自己的一条命。特斯拉,该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