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上海最高的霓虹灯广告·天厨味精

横马路加竖马路 2024-09-04 12:35:35
吴蕴初(1891~1953),上海嘉定人,天厨味精创办者,近代著名实业家。 二十世纪初的上海,外国商品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市场,其中日本的“味の素”广告在上海随处可见。学化学出身的吴蕴初,买了一瓶回去分析研究,发现“味の素”就是早些年德国人从植物蛋白质中提炼的谷氨酸钠。1922年吴蕴初开始研制提取谷氨酸钠的技术,一年之后,终于提炼成功,而且找到了成本低廉的批量生产工艺。他把这种东西起名为“味精”。尔后认识张崇新酱园主前清举人张逸云。张、吴二人一拍即合,商定由张逸云出资5000元,吴蕴初以技术投资开办工场。1923年5月天厨味精厂诞生于蓝维霭路(今肇周路)福源里一幢石库门房子里。吴蕴初与张逸云都信佛,他们觉得味精是以谷、麦作原料,属于素食,又能提鲜,认为“这是天宫厨房才有,菩萨、佛祖享用的珍品”,便定下厂名为“天厨”,商标为“佛手”。“佛手”牌味精,瓶子设计成弥勒、观音、罗汉等造型,外盒包装则以黄、蓝为底色,其中一面是海上名画家王一亭精心绘制的佛手图,另一面印有佛学大师太虚的手书赞扬味精的诗句。192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上,纯正的中国制造和典雅的东方艺术色彩的包装,赢得大会的青睐,“ 佛手 ” 牌味精荣获甲等大奖。天厨味精厂又在新桥路(今蒙自路)和菜市路(今顺昌路)开办粗、精制工厂。 天厨味精很注重广告宣传。在五卅运动抵制日货风潮中,充分利用这一时机,打出“敬请国人,爱用国货,天厨味精,国货精品”的广告,因而名声大噪,供不应求,日货味之素再也不是天厨的对手。抗战期间,天厨捐资十二万银元向德国禅臣洋行购买一架容克K-47攻击机和一架霍克教练机。后来,这架战机被命名为“天厨号”归入中国空军,教练机则被命名为“天厨副号”,供上海航空练习社使用。战后,天厨味精于1946年在沪西陈家渡新建厂房。 图一:国际饭店天厨味精霓虹灯 图二:天厨广告 图三:吴蕴初 图四:肇周路厂 图五:蒙自路厂 图六:顺昌路厂 图七:行号图上位置 图八:吴蕴初(右一)在粗制工厂 图九至十一:云岭东路厂 图十二、十三:捐赠的飞机和教练机 图十四:味精的商标注册 图十五:吴蕴初聘书 图十六: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获奖证书 图十七:芝加哥世博会时的宣传品 图十八:天厨佛手味精外包装

0 阅读:2
横马路加竖马路

横马路加竖马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