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上海“四马路”上的菜馆、酒楼

横马路加竖马路 2024-09-10 12:20:00
1851年起,随着大马路(南京路)、二马路(九江路)、三马路(汉口路)的相继建成,四马路(福州路)也修筑成功。 1854年,“四马路”,得名于工部局董事、传教士麦杜斯基督教讲经布道的场所,被命名为“布道街”。1864年,这条从外滩至西藏中路全长1453米的大路辟筑成功。“布道街”从此更名为“福州路”。这条马路上,官员、商贾、文人、妓女、戏子都有其位置,交织着海上繁华梦。 清末,市面兴起,四马路上各帮菜馆纷至沓来。 京菜馆:有“大雅楼”(福州路231号),“同兴楼”(福州路353号),“致美楼”(福州路519号),“会宾楼”(福州路419号)。 徽菜馆:昼锦里口,有“第一春”、“民乐园”两家,“聚和园”(福州路475号)。 广东菜馆:有“一家春”(福州路261号),“京华酒楼”(福州路623号),“杏花楼”(福州路343号),“梅园”(福州路、浙江路西首)。 本帮菜馆:有“状元老正兴”(福州路680号),“老正兴馆”(福州路721号),“三兴园”(福州路中市)。 镇扬菜馆:有“新新居”(福州路中市)。 宁菜馆:有“春华楼”(湖北路、福州路口)。 锡菜馆:有“仁和馆”(福州路、广西路口)。 杭菜馆:有“福兴园”(福州路、平望街口)。 中式西菜馆:有“一枝香”(福州路311号),“大观楼”(福州路178号),“全家福”(福州路305号),“大西洋”(福州路723号),“大中华”(福州路、西藏路口)。 宵夜菜馆:有“燕华楼”,“醉花楼”,“杏花楼” 酒菜馆:有“言茂源”,“豫丰春”,“同宝泰”,“高长兴”,“王宝和”。 旅社:有“振华旅社”(福州路298号),“大新旅社”(福州路442号),“大中旅社”(福州路西合兴里),“新苏台旅社”(福州路东合兴里),“东湖旅社”(福州路379弄9号),“松江旅社”(福州路446弄9号),“启新福记旅馆”(福州路379弄12号),“源源新旅社”(福州路556弄3号)等。 四马路一到掌灯时分,菜馆、酒楼,三两同好,举箸把盏,人声鼎沸。“五经魁”、“八匹马”、“一对鸳鸯”、“两只麻吊”的划拳行令声不绝于耳。 图一:福州路街景 图二:福州路浙江路口 图三:福州路上会乐里 图四至十四: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福州路

0 阅读:27
横马路加竖马路

横马路加竖马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