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上海的“酱鸭西施、混堂西施、板门西施”
横马路加竖马路
2024-09-06 15:28:33
旧时上海文人的一张嘴巴煞是厉害万分的,别的不说,只要看与青楼娼门这一行几乎是同步问世的《沪上妓女竹枝词》、《沪上妓女诨号》、《花界指南》等文字,就是明证。
民国六七年间,花萼楼主人姚民哀,时任《新世界报》襄理,在与朋辈谈青楼轶事时,动辄就给沪上一些名妓起诨号。后来,他索性将其登载在《新世界报》上:
一,“混堂西施”薛锭金:这是因为薛某当初曾做过“野鸡”,后擢升为书寓“女校书”。对于其身份混乱,故名之。
二,“酱鸭西施”龙寓:龙寓初入书寓时,她的家人正在石路(福建中路)天仙茶园对面开酱鸭店。
三,“板门西施”王桂英:这是因为她在众妓女里长得最为高大,如同排门板,且不苟言笑,一张面孔老是板着。加之她后来嫁了清末在沪最后一位道台,其门面(旧时,男人就是一户人家的门面)材料,至多是木板。
四,“老英雄”苏媛媛:苏媛媛即另一名妓苏宝宝的姐姐,因其走起路来喜欢挺胸突肚,气宇轩昂,如同男子。然而,其年长色衰,只能以“老英雄”称之,则颇传神。
五,“嵌九筒”李魁阁:李魁阁的脸上有微小细碎的麻皮,所以用麻将牌筒子中最多之“九筒”呼之。
六,“小豆腐浆”幽情老六:老六幼年时代,曾在五马路“满庭芳”开过豆腐店。人不以豆腐西施称之,却命名其为“小豆腐浆”,其中有低劣粗俗的意思。
七,“小火炉”黛玉楼老二:老二体态丰腴,身材傲立,偎之如“火炉”。取此诨号,多有狎冶之意。
八,“三星白兰地”韵梅:韵梅自入娼门后,三改其花名,如丽云、云玉、韵梅,且三次花榜有名。加之她的性格泼辣刚烈如烈性酒,故封其为“三星白兰地”,颇得神韵。
九,“同治铜钱”贝锦老四:其人虽小样,但……贝锦老四的诨号,十分下流,不便详说。
十,“金龙四大王”龙凤金:龙氏有姐妹十人,皆下海为妓,而龙凤金排行第四,故名“金龙四大王”。
近代上海,花国妓女之诨号多则多焉,海上狭邪小说、花界指南里有关“四大金刚”及“四马路”上发生的故事也有很多很多……
图一:19世纪末青莲阁茶楼的开放式建筑结构让名妓和客人可以倚栏看街景
图二:桃源趣书馆和青莲阁茶楼
图三:花萼楼主人姚民哀
图四:《新世界报》是近代上海第一份游乐场小报
图五:四大金刚之一,张书玉
图六:小林黛玉与黛语楼
图七:祝如春男装
图八:小妹戏装
图九:蓝桥别墅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