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上海中秋节吃什么月饼?
横马路加竖马路
2024-09-16 12:27:01
中秋赏月吃月饼,是上海人风俗中很有传统意义的食俗之一。近代上海是个五方杂处的移民城市,江浙、安徽、广东,四川,福建的移民带来了各自的生活习俗和过节方式,不同地方的月饼也在上海风云际会。当时上海月饼市场有广东和本地两类,本地月饼又分苏式,宁式两种;广东月饼则有潮州和广州之别。
以下是从沪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报纸《申报》刊文,来一窥百余年来上海人对各类月饼的记述:
1888年9月3日开在五马路(今广东路)的怡珍茶居登出了《申报》上的第一份月饼广告,推出了四种价位,四十四品广东月饼。
1900年7月20日《申报》刊登上洋新开稻香村广告,其中特别提到“五仁月饼”。
1925年9月24日《申报》刊登老大房月饼广告。
1928年9月8日《申报》刊登泰康公司鲜肉月饼广告 ,大名鼎鼎的鲜肉月饼从此在上海诞生。
1930年9月23日《申报》刊登杏花楼月饼广告。
1930年9月23日《申报》刊登大三元和陶陶酒家的月饼广告。
1935年9月7日《申报》刊登冠生园月饼广告。
1936年9月24日《申报》刊登新雅月饼广告。
1942年9月13日《申报》刊登杏花楼、冠生园、大三元等多家月饼广告 。
1942年9月20日《申报》刊登好好食品公司自称首发的“鲜热咸月饼”广告。
1946年9月2日《申报》 刊登冠生园和利男居月饼广告
1948年8月28日《申报》 刊登乔家栅虾仁热月饼广告。
民国上海月饼品种异常丰富,不仅反映出民国时期月饼市场的盛况,也可看到在这座城市里,地道的本土文化与灿烂的外来文化相互激荡、包容,最终沉淀。
图一:冠生园中秋月饼
图二:新雅
图三:右侧老大房号茶食
图四:老大房门口堆满月饼
图五:新民商店中秋月饼
图六:冠生园、泰康
图七:天禄茶食的苏式月饼
图八:著名影星胡蝶代言冠生园月饼
图九:冠生园创始人冼炳成与胡蝶
图十:怡珍茶居在《申报》的“月饼”广告
图十一至十八:旧时上海中秋期间各类月饼广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