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上海外滩第一幢钢结构建筑·有利大楼
横马路加竖马路
2024-09-20 13:25:56
有利大楼,位于外滩广东路口(今外滩3号),1916年竣工。前身是英商天祥洋行所在地,是一幢三层砖木结构大楼。天祥洋行破产后将大楼出售给保安、保家两家保险公司,后又有多家机构联合租赁该楼,改称联合大楼。1914年拆除旧楼建新楼,英商公和洋行承担新楼设计(为公和洋行在上海设计的第一栋大楼),营造商为华商裕昌泰营造厂。
大楼占地面积224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422平方米,高6层,入口处7层。是外滩面江建筑中第一幢采用钢框架结构的建筑,钢框由德国著名的克虏伯工厂定制的。大楼在总体设计上较多采用新古典主义与近现代主义相结合的折衷主义手法,两个立面都作了三段式处理,外墙采用花岗石贴面,檐口、壁柱、券顶等也采用巴洛克装饰,立面以竖线条显示出挺拔的体态,整体既简洁又不失优雅。大楼顶层东北角伫立着极富伊斯兰风格的葫芦顶塔亭,当年作为保险公司观察商船进入上海的瞭望塔,并开沪上大楼安置塔亭的先河。在底层大门设巴洛克拱圈和立柱,在四层和六层立面各设挑阳台,这样的设计处理使上下贯通,整个转角切面成为大楼展开面的中轴线,从室内向外观望是视野最好的房间。建筑立面除了立柱为花岗石外,墙面采用水泥和石英石按比例拌和的水刷石,为上海首例。大楼底层后为有利银行营业大厅,水磨石地面。建筑分东西两部分,通过走廊相连。内部房间均为大开间,层高约4米,铺设有木地板,设有箱式电梯。大楼除了办公空间外,还在顶层配置了有屋顶花园的高档公寓。
联合大楼竣工后,除保险公司自用外,安利洋行、赉和洋行、美国钢铁公司、美兴公司、大阪商船株式会社等相继租用,公和洋行作为大楼设计方,也租用了大楼部分面积,后来外滩的汇丰银行、海关大楼、沙逊大厦等著名建筑都在此大楼内设计。
20世纪30年代战争不断发生,保险公司承担的赔偿不断增加,投保客户却不断减少,保险公司难以维持,1936年英商有利银行以8万英镑取得了联合大楼部分产权,大楼东部底层为有利银行营业场所,从此联合大楼改名为有利大楼。
图一:有利大楼
图二:翻新前的3层砖木结构房屋
图三:有利大楼
图四:左起亚细亚大楼、上海总会、有利大楼
图五、六:设计图
图七:行号图上位置
图八至十外滩远景可见有利大楼
图十一:今外滩3号
0
阅读:3
航
《有利大楼》新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建筑。
夏茵飞絮丶
很不错
麻辣玛咖
想不到邮电大厦是1916年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