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分面试题拆解:创作者表现衡量
思宇在爬职场楼
2024-10-25 17:49:38
典型的指标体系搭建类问题
从今年接到的面试反馈看,指标体系问题依然是DA面试中的高频题。恰好前几天有位同学在面试的时候,被问到如何介绍以及如何为创作者搭建指标体系,借助今天这篇帖子,着重聊下后面这个问题
指标体系搭建类的问题,我习惯遵循这样的逻辑顺序:
📍业务目标/定位拆解+业务预期判断+指标梳理
这其中,以第一点优先级最高
1️⃣创作者在体系中的定位
业务定位这里,要分两方面看,绝对意义上的基本定位和相对意义上的动态定位
先说基本定位,这个平台,抛开它现在做的杂七杂八的东西,本质是个信息分发平台,有人在这里分享光鲜的生活,有人分享运动,有人分享知识,好有更多人喜欢来这里寻找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在寻找过程中,还会和创作者互动,这既是对创作者的鼓励,也在推动良好社区氛围的形成。所以创作者在的根本定位是,源源不断产出用户喜爱的内容,并完成和用户互动,形成优质社区
再说动态定位,这也是比较难想到的。业务本身是动态变化的,其实我们日常刷,也能发现,它已经开始涉足电商、本地生活,而这些内容依然是创作者产出的,也即,现在很可能不仅要求创作者发帖,还会希望他们能够带动电商和本地生活的曝光和收入提升。也即,动态意义上的定位,创作者要帮助平台实现电商和本地生活等商业化的变现闭环
2️⃣业务预期判断
指标体系承载的,是我们对它所描述的业务对象的期待。说人话就是,既然定位已经在这儿了,那到底创作者们怎么个表现法,作为老板的你,会喜闻乐见
这里有个窍门,一般的业务,都是期望xxx多多的、高高的、大大的(当然,一些风控类的业务除外)。放在创作者这个问题中,就是我希望创作者的数量、作品数量、作品的互动表现、承载那些变现手段的作品都不要停止增长。你们越多,用户就越多,money就越多,给投资人的饼就越大,公司估值也越大。这就是业务预期
3️⃣指标体系梳理
其实如果1能够想明白,2和3真的可以脱口而出。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指标体系通常都是“北极星指标+次级关键指标”的形式,且前者以绝对值为主。在面试中输出指标的时候,也可以采用类似的逻辑把指标产出,以及,千万记得先把1的业务逻辑和面试官拆明白,忌讳直接给指标,毕竟,人家想听的,从来都是底层的逻辑思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