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绩效自评后,感觉自己咋这么危险
思宇在爬职场楼
2025-01-15 23:06:47
临近年底做绩效自评,终于有时间完整思考过去一年的成长,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在纵向上的规划和执行能力更加成熟,横向上也覆盖了功能+运营+策略+分析,但,问题似乎也出在这个横向覆盖上
我曾不止一次在帖子里提到,做数分、做pm,越到后面,越需要把数分、产品都当成实现业务目标的手段,只要能够完成业务目标并拿到业绩,其余的都不重要。而这一年,恰好我开始接手一些从0到1且自闭环的业务,业务快速发展的要求和人力的约束,促使我不得不转型成“业务PM”,功能要做,运营要兼顾,分析也不能少,把自己打造成了“六边形战士”,在灵活运用多种手段拿到业务结果的过程中,获得了无尽的快感,甘之如饴,也坚定地践行着自己之前的论断
但当我真的冷静下来,开始回望自己究竟掌握了什么,以及未来是否可持续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看着像“六边形战士”,但更有可能,是“样样精通,样样稀松”
功能、运营、策略一把抓,好像scope扩大了,可这些,完全依托于特定的业务形态,尤其是这种从0到1的阶段,就需要一个能够攻城略地的全能型人才。但以后呢?互联网日趋触顶,新业务越来越少,更需要的是能够守住战果做精细化打磨的防守型人才,不是所有的业务都需要这么“全面”的人
再向外看,任何公司都讲究效率,所以才会有明确的分工。哪怕你是个业务负责人,也不是需要你啥都会点儿,毕竟有什么手段是次要的,战略决策、团队搭建和资源协调能力,才是业务负责人的必备。反观我当前的全面性,很可能也是禁锢自己的牢笼,向外看,很难自信地说,我到底是高阶的功能pm,还是高阶的运营,还是业务负责人?都说不出来,因为所有的能力都没到90分,刚刚好过及格线,刚刚好能应付当前组织交给我的自闭环的业务。而对外输出,清晰的标签非常重要。没有清晰的标签,就意味着我被牢牢绑定在了当前业务中,进退维艰
怎么解?2025,我依然要面对这样的业务现状,但我会开始在面面俱到的基础上,回归到1-2个主线能力,我还是相信数分、产品和运营都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但需要有最擅长的手段。且我自己的规划,短期以PM为主,长期寻找创业机会。倒推下来,除了已有的数分能力持续夯实,还要叠加产品能力打磨,争取把两项能力都做到90分。正好,后续也可以分享DA转型后,逐渐沉淀下来的产品能力
0
阅读:0
橘络
我现在处于你说的阶段,六边形战士,策略、产品、运营、数据等都是一把搞,项目也确实是初期阶段,但可以想象后续没有精细化运营的策略还是很危险的,研发开玩笑让我学Ai coding……我回顾过去一年的成果,感觉做了很多但实质上也没什么成长,有点焦虑
酸菜米米
我在一个很成熟的业务里,各个职能分得特别清。同组老同事会非常坚守自己的scope,多一点点也不做,我其实一开始很看不起这种心态,也是觉得无论啥职位的啥动作都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不用给自己设限,需要我做啥我就乐意去做啥。另外还想着未来如果要往管理方向走也应该是啥都要懂才好。你说的这些给了我新的视角和思考,的确得有清晰的标签和深入的能力才更好,但同时也要兼具广阔的视角。一起进步
冷魅 & 倾尘
深深感觉da出身打磨产品能力还挺难的... (我在游戏行业)从da or 策略分析的角度出发有过很有价值的产出,也有过一些从体验和灵光一闪来的很离谱的点子,哈哈哈后者被策划同事直接反驳:太没有s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