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病在脾,久病入肾,五味中药,脾肾双补,调和阴阳,患病人群首选 很多人有囊肿

小颖谈中医 2025-03-02 16:31:40

初病在脾,久病入肾,五味中药,脾肾双补,调和阴阳 ,患病人群首选 很多人有囊肿、结节、息肉、痛风、脂肪肝等疾病,不管大家得的是什么病,中医认为“初病在脾,久病在肾”,也就是说当人体初感病邪,脾胃往往首当其冲,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若不及时健脾,恢复脾功能运作,迁延日久就会进一步损耗人体正气,让病邪越来越盛。 当人患病时间比较长后,身体的正气会不断被消耗,病邪逐渐深入,就会累及肾脏,所以很多久病患者都会出现腰膝酸软、耳鸣、畏寒肢冷、潮热盗汗、性功能减退等问题。 因此中医在调治各种疾病时,都注重调理脾肾,有一个经典药方,叫做茯菟丸,由茯苓、菟丝子、莲子、五味子、山药组成。方中茯苓能恢复脾的正常功能,运化水湿,还能宁心安神;菟丝子补肾阳,滋肾阴,在补肾的同时还能间接滋养脾土,达到脾肾同补的效果;莲子增强健脾的功效,还能配合菟丝子固涩肾精,对于脾肾两虚导致的腹泻、遗精等症都能缓解;五味子能增强补肾固精的功效,还能生津止渴,对于久病之后气阴两虚的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山药补脾胃,助消化,还能滋肾益精,对于脾胃虚弱、肾虚精亏的患者都非常适用。 总的来说,这五味药能从根本上调理人体的脏腑功能,改善脾肾虚损、阴阳失调的状态。为了辨证准确,建议大家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

6 阅读:988

评论列表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6
2025-05-06 22:29

中医好历害的首选.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中医這点做到啦。能天天出來宣传大家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呢,这点中医还是做到啦。你要是说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是不对,那他们就会说你不爱国,汉奸等等。这点中医们也做到啦。有那些呢(小和尚、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雪尘、390155483、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wQ、 哆啦A梦、蓝染惣佑介、 人生几何、 观海听潮、 冷℡夜、在梦里、渡我、 用户15xxx53、梵醒、AAA、吴国明、 帅蛤蟆、没有昵称)。 (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

双黄莲蓉儿

双黄莲蓉儿

3
2025-05-06 12:16

初病在脾,久病在肾???纯他么的扯淡理论。真要这样,那就把脾割了,肾割一个,省得生病。。。

小颖谈中医

小颖谈中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