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和自己阅读完全不一样 我最近对绘画史有点兴趣,很多年前读过一本《中国美术史》,忘得差不多了。几年前买了王伯敏先生写的《中国绘画史》,厚厚的一本,试着读过几次,但一直没读完。 对绘画史重新感兴趣,与我听一个视频讲座有关,做讲座的是江苏书画家、鉴定家萧平先生。 萧先生80多岁了,看上去也就70来岁的样子,而且说话表达无一点老态,很利索,记忆力又好。在鉴定上,他是徐邦达的学生;在绘画上,他得到过傅抱石先生这样的大家指导;在书法上,他又得到过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的指点。这种运气,放在全国,当下大概没有第二个人了。 关键是他之后又长期在南京博物院工作。南博在国内的地位不用我多说了,萧先生得以接触到大量真迹。据他说,70年代末百废待兴时,他跟着徐邦达先生走了好多地方,专事书画鉴定,见过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搞鉴定这种事儿,最要紧的是见过的真迹多。如果没这个条件,只能看到印刷品,那就永远摸不到鉴定的门。萧先生那时候有这条件,现在的人很难有此机会了。 比如说,傅抱石先生去世后,留下400多张画,都是他经手入藏画院的,所以他对傅作真赝辨别的能力,就不是一般人能具备的。 我发现,听别人讲,和自己闷头阅读,是完全不一样的。听讲的过程容易让人很专心,能记住不少自己感兴趣的,而阅读则往往平均用力,平平掠过,所以就难以留下深刻印象。 听听这样的讲座,能让人长知识。关键是,能这么讲的人,越来越少了。 说完,贴字二纸,今儿写的。
听课和自己阅读完全不一样 我最近对绘画史有点兴趣,很多年前读过一本《中国美术史
悦悦文化
2025-05-09 16:02:24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