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到底有多富?一个奉天械厂,就前后共投了两亿银元,一银元相当于0.7两白银,相当于一个厂子偷了一亿四千万两白银?马关赔日本是两亿两,清朝还得借,张作霖凭东三省的地盘怎么弄这么多钱的?这还仅仅是一个厂子,不算他其他财产呢,当时一个工人月薪才两银元,现在工人按四千一个月算,相当于一银元等于两千购买力,现在相当于他这一个厂子投入四千亿
先说奉天械厂,这可是张作霖的“军工命根子”。历史资料里,这厂子从他掌权后就大扩建,到1930年号称亚洲第一,日产子弹40万发,光设备就进口一大堆德国货。 但两亿银元的说法有点玄乎。按当时东三省的经济体量,年财政收入也就几千万银元,两亿得攒多少年? 有学者估算,奉天械厂从1916年到1931年“九一八”被日军占前,总投入可能在几千万银元上下,算上通货膨胀和设备折旧,顶天一亿出头。 两亿可能是后人夸张了,毕竟军阀时代数字爱吹牛。但即便一亿银元,折算成今天也得两千亿级别,够吓人了。 张作霖的地盘是东三省,面积大、资源多,但那会儿经济不算发达,主要靠农业、林业和矿产。 1916年他当奉系老大时,东三省财政收入也就两三千万银元,到1920年代巅峰期,年收入能摸到五六千万。 这点钱养兵、打仗都不够,咋还能盖厂子攒家底?答案是“开源节流”加“巧取豪夺”: 张作霖对东三省的税收那叫一个狠。田赋、盐税、烟酒税,能收的全收了,甚至提前预征几年税款。农民苦不堪言,但他的腰包鼓了。光田赋一年就能收几百万银元,积少成多。
张作霖不搞毒品美化那一套,但他确实靠鸦片赚了大钱。东北种罂粟不是秘密,他把这生意“正规化”,收税抽成。 据估计,1920年代东三省鸦片收入占财政两三成,一年几百万到上千万银元跑不了。这块灰色收入是他财富的重要支柱。 东三省有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张作霖掌权后把铁路收益牢牢攥在手里,每年几百万银元进账。 加上煤铁矿开采,比如阜新煤矿,利润也不少。这些“国企”收入直接成了他的私人金库。 张作霖不是光靠地盘收钱,他打仗也赚。1920年代直奉战争,他抢地盘、收缴敌方军资,顺便“没收”富商财产。 打赢了,地盘税收归他;打输了,也得刮点油水回来。军阀混战就是这么个逻辑,谁拳头硬谁有钱花。这法子不地道,但确实让他家底厚实。 两亿银元砸一个厂子,可能有点夸大,但张作霖的总财富绝对不低。1928年他被日本人炸死时,留下的遗产包括奉天械厂、铁路股份、矿山、土地,还有私人存款。 据估算,他身家可能在几亿银元上下,换算成今天得几千亿。但这钱不是全砸在厂子上,而是分散在各种产业和私产里。 奉天械厂只是他炫富的“名片”,实际投入远没到偷了一亿四千万两白银的地步。
《马关条约》赔两亿两白银,清朝得借外债,全国财政都撑不住。张作霖的地盘才东三省,人口经济规模远不如清朝,他咋可能比国家还富?其实没那么夸张。 清朝是举国之力赔款,张作霖是把东三省的资源榨到极致,加上军阀混战捞外快,才攒下这身家。他不是比清朝有钱,而是比清朝会“搞钱”——不择手段的那种。 当时工人月薪两银元,够一家人吃喝一个月。现在月薪四千,差不多也是这功能,所以一银元约等于两千块。 奉天械厂如果真投两亿银元,那就是四千亿的购买力,够建多少高铁啊!但实际投入可能没这么多,几千万银元更靠谱,换算下来几百亿也不少了。 想想那会儿老百姓一个月两块钱,张作霖随便一笔开支就是几百万,这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直奔奉天械厂,可见这地方多值钱。厂子里机器、库存、弹药,全是硬通货。 日本人占了厂子后继续生产,连名字都没改,可见张作霖砸的钱没白花。这也说明,他财富有一大块是实打实的工业资产,不是光靠收税堆出来的。 张作霖财富被夸大的原因有几点:一是奉天械厂这种“大手笔”太显眼,二是他死后奉系垮台,财产被瓜分,传言就多了,三是军阀时代信息不透明,数字随便吹。 所以两亿银元可能是“民间版本”,实际得打折。但即便打折,他的家底也够普通人几辈子羡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