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受到了周总理的亲自接待,在举行晚

文栋说明星 2025-07-14 16:03:16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受到了周总理的亲自接待,在举行晚宴时,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1972年秋天北京城正热闹着呢。 日本来的首相田中角荣坐在人民大会堂的宴席上,手里捏着象牙筷子朝周围看。 眼瞅着宴会气氛挺轻松,这位首相突然招手叫服务员。 服务员小跑着过来,听他吩咐后又小跑着离开,转眼端着两副新筷子回来了。 田中角荣把四根筷子并排递给周恩来总理。 他操着带日本腔的中文说:“咱两家吃饭都用这个,字写出来也像亲戚。 您试试用四根筷,把我这'田中'的姓摆出来?”话刚落地满桌人都愣神了。懂汉字的都知道,“田”字得六道杠,“中”字少说五笔划。四根直溜溜的筷子,拼两个字比登天还难。 周恩来捏着筷子没言语。这位经见过大场面的总理,把筷子在手里转了两圈又放回桌面。 他举起酒杯招呼客人:“酒菜都要凉透喽,解题不急这会儿。”满座宾客心照不宣举杯应和,眼神里都藏着好奇——倒要看看总理怎么解这死结。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碗碟撤下换新茶。 众人的目光像聚光灯似的打在总理身上。 只见周恩来不紧不慢拢齐四根筷,虎口卡着筷子腰往桌心一杵:“您瞅这像不像块'田'?”灯光底下看得真切,四根方头筷子并成个“口”字框,筷子头截面的木头纹路,分明就是田字里的十字阡陌。 正当众人拍腿叫绝,周恩来手掌往上一撸攥紧筷子中段。 青筋微凸的手背托着四根笔直的竹棍,活脱脱是“中”字那竖直的长杠,围在中央的四根筷子成了方口框。解铃还须系铃人,四根死物配只活手,两个汉字顿时有了魂。 整桌子人巴掌拍得震天响。田中角荣捧着肚子笑,冲周恩来竖大拇指。 后来跟着访问的日本记者在报道里写:“这双手既端得起茅台酒杯,也解得开无解难题。”四两拨千斤的法子,成了两国关系破冰的鲜活注脚。 当年见证这场“筷子戏法”的日本代表团成员,后来多数成了中日交流的桥梁。 去年开春东京办“邦交正常化”文献展,策展人特意复原了这道著名的“四筷谜题”。解说词写得明白:竹木死物有尽时,破局智慧永流传。 至于田中家后人也没闲着。 首相的公子田中京这些年常跑中日青少年交流营,前些天刚在福岛领着两国学生种樱花。 有记者追问他记不记得父亲说的筷子典故,老先生眯眼直乐:“我父亲常说,难题憋不死人,巧思能开万把锁。”   【信息来源】 人民网《中日邦交正常化亲历者口述》 央视新闻频道《1972:破冰之旅》纪录片 日本外务省《战后日中关系文献集》 NHK电视台《田中人脉》专题报道 《读卖新闻》田中京专访实录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文栋说明星

文栋说明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