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爽了!中国公开“耍流氓”,美国气的火冒三丈,报应来的太快了!美国受不了中国的电动汽车攻势想要“闭关锁国”,结果我们略施小计就让美国气的跳脚!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成了全球市场的香饽饽,中国品牌在国际上的声量越来越大。 在欧洲的街头,时不时能看到蔚来的换电站;在东南亚的商场里,小鹏的体验店总是人来人往。 就连美国的汽车论坛上,讨论比亚迪、理想车型性能的帖子也越来越多。 2024 年 5 月,拜登政府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将中国电动车的进口关税从 25% 大幅上调至 100%。 当时很多分析指出,这与前一年中国电动车在美国市场的表现密切相关 —— 其市场份额提升了近 8 个百分点,特斯拉在加利福尼亚、纽约等几个传统优势州的销量都出现了下滑。 美国政府盘算着,这么高的关税,要么让中国车因价格飙升失去竞争力,要么就迫使它们退出美国市场。 但中国车企的应对之策却相当灵活。 哪吒汽车在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周边,收购了一家破产的汽车工厂,用四个月时间完成改造并投产,生产的车型针对北美市场的道路状况进行了底盘调校,还标配了符合当地法规的紧急呼叫系统。 零跑汽车则与墨西哥一家汽车设计公司合作,联合开发适配北美市场的电动车,利用对方的本地化资源,快速满足了零部件采购的地域要求。 供应链的配合更是天衣无缝。 浙江一家生产汽车线束的企业,在墨西哥的瓜纳华托州建厂,产品不仅供应给当地的中国车企,还进入了福特、克莱斯勒的北美供应链,其中有四成左右最终用于中国品牌的电动车组装。 江苏的一家汽车玻璃企业,将工厂建在墨西哥的克雷塔罗州,这里距离多个汽车产业集群都很近,生产的玻璃既供给大众的墨西哥工厂,也为比亚迪、蔚来在当地的产线提供支持。 如此一来,整车的北美成分占比轻松超过 75%,完全符合《美墨加协定》的规定。 2024 年第四季度,墨西哥产中国电动车在美国的销量环比增长 130%。 亚利桑那州的一位经销商说,零跑的一款跨界车,和同配置的 Jeep 相比,价格低了 4000 美元,上市首月就接到了 600 多份订单。 美国一家汽车调研机构的报告显示,有七成消费者在购买时知道车辆的中国品牌背景,但价格、充电便利性和智能驾驶功能是他们更看重的因素。 美国国会为此争论不休。 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召开了多次听证会,通用汽车的一位高管在会上直言,中国车企在墨西哥的生产成本比他们低 18%,如果进一步加税,只会让更多美国消费者选择中国车。 俄亥俄州的汽车工人联合会也组织了抗议,担心加税会导致当地与墨西哥工厂有合作的零部件企业裁员。 类似的绕开贸易壁垒的案例并不少见。 2019 年,美国对中国的铝制品加征关税,中国铝企纷纷在加拿大、阿联酋建厂,将铝锭运到当地加工成铝制品后再出口美国,依然占据了美国铝制品市场近三成的份额。 目前,墨西哥已有 15 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落地,2025 年计划新增 10 家。 墨西哥州政府划出了 “中墨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入驻企业可享受前八年免税、后两年半税的政策。 哪吒汽车的新工厂就位于该园区,预计明年投产,年产能 20 万辆,其中 60% 供应美国市场,40% 销往拉美国家。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试图推动修改《美墨加协定》的原产地规则,要求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的原产地比例提高到 90%,但墨西哥政府明确反对,称这将影响其 90% 的对美出口额。 加拿大也表示不认同,因为其汽车零部件企业大量依赖该规则向美国出口。 这场贸易博弈中,美国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而中国车企通过灵活的全球布局,不仅突破了壁垒,还把墨西哥打造成了深耕美洲市场的重要基地,这或许就是市场规律难以阻挡的体现。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意想不到美国商务突然宣布2025年8月9日,美国商务部突然下令,要求哈佛在9
【6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