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之医者,惟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清·程文囿《医述·治法》
“今之医者,惟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之论,其言深切医道本质,至今仍发人深省。
此言非仅批评医者拘于形而下之技,更旨在揭示身心同治乃医学之根本要义。
所谓“疗人之疾”,乃指医者多以药石针砭应对患者身体之症,如发热予清热、瘀血予化瘀,此固不可废。
然若止步于此,则未达医道之全。程氏所言“疗人之心”,实强调情志、神志对疾病之深远影响。
中医素来重视“形神一体”,如《内经》谓“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若心病不除,身病虽暂愈亦易复发。
此语亦折射出中医整体观之智慧。昔有“神医”之誉者,非惟善用药,更善察患者之忧惧、释其疑虑、安其神志。
譬如郁证之治,疏肝解郁虽为常法,然医者一言一行的引导、对病患心结的疏浚,往往较药石更为关键。
故程文囿此言非否定疗疾之需,而是倡言医者当超越技之局限,以仁心体察人情,以通才达识涵摄身心。
真正上工之医,既能疗身中痼疾,亦善解心头郁结,如此方契“医乃仁术”之古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