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水饮内停证——苓桂术甘汤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里有这样的记载:“

美倩谈健康 2025-09-16 18:06:08

脾虚水饮内停证——苓桂术甘汤

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里有这样的记载:“如果胃脘部有痰饮积聚,会出现胸胁部撑胀不适、头晕目眩的症状,这时候要用苓桂术甘汤来治疗”;

还提到“要是有气短的症状,同时体内有少量水饮停留,应该通过利小便的方式把水饮排出,这种情况可以用苓桂术甘汤,也可以用肾气丸”。

另外,《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也说:“得了伤寒后,如果误用催吐或泻下的方法,会出现胃脘部胀闷不适、有气向上冲顶胸部,一起身就头晕,脉象沉紧的情况;这时候要是再用发汗的方法,会损伤人体的经脉气血,导致身体颤抖摇晃,这种情况就要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也就是苓桂术甘汤)来治疗”。

简单来说,这些症状的根源,其实是脾胃阳气不足。脾胃功能弱了,没办法正常运化体内的水湿,这些没被运化的水湿就会在体内积聚,形成水饮。

水饮堵在脾胃和胸胁之间,会影响气机的正常流通,所以胸胁会觉得撑胀;

脾胃没办法把营养物质(清阳)向上输送到头部,反而让积聚的水饮(浊阴)往上蒙扰头目,就会出现头晕目眩;

同时,水湿排不出去,身体正常的水液代谢出了问题,还可能出现小便不畅的情况。

而苓桂术甘汤就是专门针对这种情况的方子。方里的茯苓能健脾利湿,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饮;桂枝能温通阳气,让脾胃的阳气慢慢恢复,还能推动水湿运化;白术能健脾益气,进一步增强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甘草则能调和这些药材的药性,同时也能补脾胃。

这几味药搭配在一起,既能温补脾胃阳气,又能化解体内的水饮、促进水湿排出,从根源上解决脾虚水饮内停带来的各种不适。

0 阅读:12

猜你喜欢

美倩谈健康

美倩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