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贝森特说,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是主权事务,美国不会因此加征关税

百日依山尽 2025-09-18 17:27:25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贝森特说,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是主权事务,美国不会因此加征关税 但耐人寻味的是,就在三个月前,美国刚对印度实施50%的二级关税,只因印度买了38%的俄罗斯原油。 这一立场,与三个月前美国对印度的做法形成强烈反差,当时印度因购买 38% 的俄罗斯原油,被美国加征 50% 的二级关税。这种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背后藏着复杂的地缘政治算计。 先看美国对中印两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不同态度。中国作为全球主要能源消费国,长期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双方的能源合作基于市场需求与互利共赢,且始终遵循国际法框架下的主权原则。贝森特将中国的采购定义为 “主权事务”,并表态不加征关税,这一说法打破了此前外界对美国可能施压中国减少俄油进口的猜测。 反观印度,今年早些时候因加大对俄罗斯原油的采购比例,迅速遭到美国关税制裁。当时美国官方给出的理由是 “印度的采购行为影响了对俄制裁效果”,但从实际情况看,中印两国均是出于自身能源安全与经济利益选择与俄罗斯合作,美国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应对措施。 这种 “选择性执法”,与中美、美印之间不同的战略关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关键地位,且拥有独立的外交政策与强大的综合实力,美国若对中国采取加征关税等强硬措施,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还可能引发反噬,比如中国在稀土、制造业等领域的反制,将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冲击。 此前美国在贸易领域对中国加征关税的经历已证明,单方面制裁往往是 “双刃剑”,最终会损害美国企业与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在涉及中国的能源采购问题上,美国选择了相对克制的态度,避免激化矛盾。 对印度的态度则体现出美国的 “施压式合作” 思路。印度虽也是新兴经济体,但在经济结构、科技实力等方面与中国存在差异,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相对较高。 美国认为通过加征关税等手段,可迫使印度在对俄政策上向自己靠拢,同时也能借机敲打印度,确保其在印太战略中的 “配合度”。 此外,印度购买俄罗斯原油的规模与中国相比仍有差距,且印度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相对有限,美国判断对印度实施制裁的风险较低,既能传递 “对俄制裁不容破坏” 的信号,又不会对自身利益造成太大影响。 当前,全球能源市场仍处于动荡之中,各国的能源采购决策不仅关乎经济利益,更与国家安全、外交战略紧密相连。美国在石油贸易领域的 “选择性执法”,既是其霸权主义思维的体现,也是对全球多边贸易规则的破坏。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