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老太太卡罗尔成功起诉特朗普性侵案,法庭判决500万美元赔偿,诽谤案判定8330万美元,二审也未改判,特朗普声誉再遭重创! 2025年9月8日,纽约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的一纸裁决,让持续六年的卡罗尔诉特朗普案尘埃落定。 79岁的卡罗尔走出法院时,手里紧紧攥着那件保存了近三十年的深色外套,这件袖口沾着污渍的外套,曾作为关键物证被呈上法庭。 这场官司最终以特朗普败诉告终,他不仅要支付500万美元性侵赔偿,还要为持续的诽谤行为支付8330万美元赔偿金,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因性侵被定罪的前总统。 故事的起点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纽约伯格多夫-古德曼百货公司。当时卡罗尔正在购物,特朗普突然将她拖入试衣间实施性侵。 事后卡罗尔没有报警,这段经历却成了困扰她半生的噩梦。 直到2019年,她在回忆录中首次公开这段遭遇,特朗普的反应极其激烈,公开宣称“从未认识她”,还嘲讽“她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这些言论成了后续诽谤诉讼的导火索。 案件能进入司法程序,离不开纽约州2022年生效的《成人幸存者法案》。这项法律为性侵受害者打开了一扇迟到的正义之门,规定在一年窗口期内,即使超过诉讼时效,受害者也能提起民事诉讼。 卡罗尔抓住了这个机会,2022年11月正式起诉,成为该法案生效后最受关注的案件。 法案的意义不仅在于个案,更在于承认性侵受害者“延迟报案”的合理性,很多受害者需要数十年才能克服心理创伤,法律不该成为正义的阻碍。 据统计,法案生效一年内,纽约州性侵诉讼量同比激增300%,其中超过七成是时效已过的历史案件。 2023年5月的首次判决具有里程碑意义。纽约联邦陪审团经过三小时审议,认定特朗普性侵和诽谤罪名成立,判处500万美元赔偿。 值得注意的是,陪审团虽未认定“强奸”罪名,但“性虐待”的定罪已打破美国司法史上对前总统的特殊待遇。 更关键的是,法庭采信了卡罗尔的证据链:除了那件作为物证的外套,还有另一名女性杰西卡·利兹出庭作证,证明特朗普存在类似的不当行为模式。 这种“多受害者联动作证”的模式,为后续同类案件提供了重要参考。 特朗普的持续挑衅让案件升级。他在社交平台上称卡罗尔的指控是“捏造的骗局”,甚至在庭审中把卡罗尔的照片错认成自己的前妻玛拉·梅普尔斯。 这些行为被法庭认定为“恶意且持续的诽谤”,导致2024年1月的第二次判决赔偿金额高达8330万美元,其中6500万是惩罚性赔偿,创下美国性侵诽谤案赔偿纪录。 赔偿金额的构成极具象征意义,高额惩罚性赔偿明确传递出司法对权力者羞辱受害者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案件对MeToo运动的推动显而易见。在此之前,尽管MeToo运动已兴起多年,但针对权贵的性侵指控鲜有实质性法律结果。 卡罗尔案证明,即使是前总统这样的权力人物,也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庭没有回避试衣间这样的私密场景细节,也没有苛责卡罗尔当年没有报警,这种态度让更多沉默的受害者看到了希望。 有律师观察到,案件判决后,全美性侵受害者咨询量三个月内上升了47%,其中不少人提到“受到卡罗尔的鼓舞”。 在总统豁免权问题上,案件也划出了清晰边界。特朗普团队曾主张,作为前总统,其言论应享有豁免权,但法庭明确驳回这一观点。 2020年美国司法部曾试图以“职务行为”为由为特朗普豁免,但法院最终认定,性侵和后续诽谤均与总统职权无关,不能享受豁免保护。 这一裁决强化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打破了“权力人物性侵免于追责”的潜规则。 案件的社会反响呈现出分裂态势。特朗普的支持者认为这是“政治迫害”,他的支持率在共和党选民中反而小幅上升。 反对者则将判决视为“正义的胜利”,认为这标志着美国社会对性侵行为的零容忍达到新高度。这种分裂折射出美国社会在性别平等议题上的深刻分歧。 但不可否认的是,案件让“性侵受害者举证难”“诉讼时效不合理”等问题进入公众视野,推动佛蒙特、缅因等州效仿纽约州修订了性侵案件时效法规。 卡罗尔始终强调,这场诉讼不是为了政治目的。“我必须拥有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读者的信任,然而特朗普一再称我为骗子,这确实损害了我的声誉。” 她在庭审中说,“我不是在算政治账,我是在清算个人恩怨。”这种个人叙事的力量,恰恰是案件最动人的地方,一个普通女性用三十年时间等待正义,最终在法律的帮助下讨回公道。 案件落幕了,但它留下的影响才刚刚开始。当《成人幸存者法案》的窗口期关闭时,纽约州已有超过2000名性侵受害者通过该法案提起诉讼,其中包括针对纽约市长亚当斯的指控。 参考资料:一文看懂:特朗普被判赔她8300万美元,是怎么回事?丨国际观察 2025-09-09 11:23·金羊网
79岁老太太卡罗尔成功起诉特朗普性侵案,法庭判决500万美元赔偿,诽谤案判定83
红日观全局
2025-09-23 14:02:26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