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原来美西方国家还有个盼头,击垮俄罗斯以后,他们就能集中力量来对付中国,可歼10这

原来美西方国家还有个盼头,击垮俄罗斯以后,他们就能集中力量来对付中国,可歼10这一下,让他们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就算打垮俄罗斯,也不是中国的对手了... 俄乌冲突从2022年爆发以来,已经拖了三年多,西方国家通过北约框架,向乌克兰提供了超过千亿美元的军援,包括防空导弹和情报支持。他们的算盘打得精:先在东欧消耗俄罗斯的坦克和导弹储备,削弱其全球影响力,然后集中资源转向亚太,针对中国海军和空军施压。 报告显示,俄罗斯的苏-35战机虽有实战经验,但中国空军被视为依赖俄式改装的二流力量,歼-10系列常被西方智库低估为过渡型号。这种顺序让欧洲和美国决策层觉得有条不紊,先解决近邻威胁,再对付远方对手。巴黎和伦敦的军售合同照常推进,阵风战机被宣传为五代机前的顶尖产品,出口印度以构建南亚围堵链。北京的空军现代化进程虽在加速,但西方仍视其为数量堆砌,而非质量飞跃。这种认知偏差,让他们的“先俄后中”蓝图显得自信满满。 2025年5月,印巴在克什米尔边境的四天冲突,成为转折点。巴基斯坦空军首次大规模投入中国制造的歼-10C战斗机,搭配PL-15空空导弹,击落了至少3架印度阵风和2架苏-30MKI。巴方官方确认,这些战果源于实战部署,而法国情报官员也承认阵风首次在战斗中损失。 这场空战暴露了印度空军依赖欧洲和俄罗斯进口装备的弱点,阵风虽有先进航电系统,但面对超视距打击时,命中率远低于预期。巴基斯坦的战机出口自中国后,迅速融入其作战序列,证明了歼-10C的机动性和雷达性能已达国际一流。冲突结束后,伊斯兰堡公开赞扬中国武器“异常出色”,这不只提升了中巴军事合作,还让全球军售市场对中国装备刮目相看。埃及等国开始评估转向歼-10C订单,原本青睐的韩国FA-50计划生变。 更深层看,这次空战的关键在于巴基斯坦运用的“A射B导”战术。ZDK-03预警机先锁定目标,传输数据链给歼-10C发射导弹,而枭龙Block3则负责电子压制,形成全链路协同。预警机探测距离达450公里,能同时跟踪上百目标,导弹射程超过150公里,这种组合让巴空军在15分钟内完成多机击落,无一损失。印度阵风的SPECTRA电子战系统虽投放干扰,但无法破解数据链的实时共享,导致规避失败。这种战术源于中国空军体系化训练,已从单一平台扩展到跨域融合。西方专家分析,这套模式比传统空战高效30%以上,预警机如中枢大脑,歼-10C和枭龙分工明确,避免了单机暴露风险。印度A-50EI预警机虽有类似功能,但俄法接口兼容差,实战中响应滞后。 中国空军现代化进程,远超西方早期预判。从歼-10首飞的1998年,到如今的C型出口,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已实现年产超50架的大规模化。相比俄罗斯的米格-35,歼-10家族更注重数字化集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170公里,与PL-15导弹咬合完美。空军整体从苏-27引进起步,逐步转向国产化,歼-16和歼-20补充中重型力量,形成高低搭配。2024年珠海航展上,歼-10CE公开亮相,头盔显示器和数据链技术领先一筹。这种体系化,不是简单堆机,而是情报通层为核心的全域融合,预警、指挥、打击环环相扣。俄罗斯空军虽有实战磨炼,但乌克兰战场暴露了其后勤短板,中国则在和平时期就构建闭环生态。 印巴冲突后,西方军界反应迅速。五角大楼更新评估报告,将中国空军排名提升至全球前三,强调其“六边形战士”属性:不止单机性能,还包括生产力和出口适应性。法国达索公司股价波动,阵风升级计划延期,巴黎开始调查损失原因。美国官员私下承认,歼-10击落阵风的两例,暴露了欧洲装备在数据共享上的漏洞。北约峰会讨论转向亚太,资源从乌克兰前线抽调,但俄乌战线仍胶着,俄罗斯虽疲于应对,中国空军已拉开差距。这种转变,让“先俄后中”的剧本从头就错了位,北京不再是追赶者,而是体系领先者。 全球军售版图随之变局。中国武器出口份额升至15%,歼-10C订单涌向中东和非洲,巴基斯坦的实战背书功不可没。相比之下,俄罗斯苏-35交付因乌克兰冲突延误,伊朗一度转向歼-10CE考察。西方智库反思,中国空军从数量型向智能型转型,预警机如ZDK-03的圆盘雷达,探测导弹距离150公里,支撑了“A锁B射C导”模式。这种生态输出,不只卖硬件,还包括战术培训和维护体系,让用户国快速上手。印度空军虽有36架阵风,但后续采购犹豫,暴露了依赖单一来源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