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铁腕”护华市,美军却突然“改任务”:韩国总统的“夹板气”不好受 上任仅4个月的韩国总统李在明,正被中美博弈的压力逼到两难境地。此前首尔明洞爆发反华集会,尹锡悦残余势力煽动民众围堵中国游客,试图给新政府制造麻烦。李在明毫不手软,48小时内就抓获带头闹事的“刺头”,连前总统的议员助理也未幸免,随后法庭迅速宣判,用强硬手段平息风波——他很清楚,中国市场对韩国至关重要。 对华出口占韩国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三星的芯片、现代的汽车,每四个集装箱就有一个要运往中国。尹锡悦时期紧跟美国搞“印太战略”,直接导致2024年韩国对华出口下滑5%,汽车经销商曾上街举牌索要中国市场。李在明急着稳住经济,不仅催新任驻华大使尽快赴任,还明确传递“企业事务少掺政治”的信号,就盼着产业能安心运转。 可这边刚稳住对华关系,美国就泼来冷水。美国陆军部长在首尔公开宣布,驻韩美军任务将从“防范朝鲜”扩展到“应对中国威胁”。这一表态瞬间引爆韩国舆论:韩国每年要拿出13亿美元(相当于教育部半年预算)供养2.8万驻韩美军,网友怒问“我们出钱养的军队,凭什么替美国当枪使”? 更现实的是经济风险——若真因美军立场得罪中国,中国收紧半导体材料出口,三星芯片生产线可能停摆,至少5万工人将失业;现代汽车中国工厂去年贡献全球18%营收,丢了中国市场,首尔经销商恐将抗议至总统府。李在明只能软回应“难以赞同”,却立刻被在野党骂“亲中疏美”,国防部内部也有不满声音。 无奈之下,李在明只能押注外交:让韩国外长主动致电王毅,盼借月底庆州APEC会议稳住中韩经贸合作。可美国直接跳过韩国,国务卿布林肯赴东京与岸田谈“对华半导体限制”,明着警告他别“胳膊肘外拐”;国内国民力量党更放风要发起“外交不信任案”,指责他“拿主权换经济”。如今李在明支持率从52%跌至45%,左手攥着中国市场的“经济绳”,右手不敢松美国安全的“军事绳”,脚下还踩着尹锡悦留下的政治烂摊子,这“夹板气”着实难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