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以色列派人秘密赴台,大肆提供铁穹反导技术,丝毫不担心激怒大陆! 据多方消息交叉

以色列派人秘密赴台,大肆提供铁穹反导技术,丝毫不担心激怒大陆! 据多方消息交叉印证,台防务部门的高级别人士,曾在过去两年内多次秘密访问以色列。这些行程大多打着“科技交流”或“民间合作”的旗号,但实际接触对象,是负责“铁穹”系统研发的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IAI)和拉斐尔公司(Rafael)的技术团队。 更关键的是,这些交流不是走个过场,而是直接涉及拿到相关雷达的信号处理算法、拦截弹机动控制逻辑这些核心参数。 以色列从建国起就靠军工吃饭,全国上下形成了紧密的军工复合体,说白了就是造武器、卖武器是顶梁柱产业。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以色列就把军火生意改成了“出口导向型”,啥赚钱卖啥,不光卖给北约国家,印度、阿塞拜疆这些地方都有它的客户。 更精明的是,他们还把加沙、黎巴嫩的实战当成“活广告”,拿着“战场验证过”的招牌吸引买家,前些年还是全球人均军火出口最多的国家。 铁穹系统就是他们的明星产品,2020年就有超过2500次实战拦截,成功率号称90%以上,在军火市场上相当抢手,这样的宝贝自然能卖上好价钱。 台防务部门的人就是看准了这一点,过去两年借着“民间合作”的幌子往以色列跑,专门找研发铁穹的IAI和拉斐尔公司谈。 他们要的可不是简单的设备,而是能直接用的核心技术——比如雷达的信号处理算法,这东西就像铁穹的“眼睛和脑子”,能在几秒内找到飞来的火箭弹,算准落点;还有拦截弹的机动控制逻辑,相当于给拦截弹装了“智能方向盘”,能实时修正路线撞向目标。 这些技术是以色列几十年实战磨出来的家底,正常情况下根本不会外泄,但台方肯定下了血本,给的钱足够让以色列军工企业动心。 要知道以色列军工企业早就私有化了,像拉斐尔这样的公司,赚钱才是头等大事,只要利润够高,自然愿意冒点风险。 再看以色列的底气,最硬的靠山就是美国。自1973年赎罪日战争后,美国给以色列的军事援助超过1710亿美元,两国军工绑定得死死的。 2019年美国自己都买了铁穹系统,2025年还让以色列帮忙建美国的防御体系,这种关系下,以色列做什么事都有美国兜底。 台问题上美国一直想帮台提升所谓“防御能力”,但自己直接出面容易激化矛盾,让以色列代劳正好合了心意。有美国在背后默许,以色列心里就有了底,知道就算大陆不满,也不会真的跟它彻底撕破脸,毕竟美国不会坐视不管。 更关键的是,以色列算准了大陆的反应会有分寸。中以之间在农业、高科技等领域有不少合作,但这些合作的分量,在以色列看来远不如军火生意的短期暴利。 他们心里清楚,大陆讲究“有理有据”,不会因为一次秘密技术交易就全面断交,最多是抗议或者制裁个别企业,这种代价以色列能承受。 而且他们搞的是“秘密交易”,用“科技交流”当幌子,就算被曝光,也能推说是企业行为,跟政府没关系,给自己留了退路。 台当局这边的需求也很迫切,一直想搞反导系统却没门路。铁穹系统专门拦5到70公里的火箭弹和短程导弹,正好符合台方的防御需求,而且这套系统部署快,雷达20分钟就能就绪,还能全天候作战,不管下雨还是起雾都能用。 台方拿到这些核心参数后,就能自己琢磨仿制,不用再花钱买成品,长期来看更划算。所以他们宁愿偷偷摸摸地干,也非要拿到这些技术,双方算是各取所需。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以色列知道铁穹技术有局限,就算给了台方,也改变不了大局。2021年巴以冲突时,面对大量火箭弹的“饱和攻击”,铁穹就曾瘫痪过,说明这系统不是万能的。 以色列心里明白,就算台方掌握了技术,也建不成完整的防御网,更不会真的改变地区力量平衡,所以觉得风险可控。 加上2023年后以色列虽然转向“战时经济”,但军火出口还是重要收入,2024年埃尔比特公司光在手订单就有238亿美元,台方的订单只是其中一块,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多赚一笔是一笔。 这么一捋就清楚了,以色列敢这么干,就是算准了“利益够大、靠山够硬、风险可控”。一边是台方给的真金白银和核心技术的高价,一边有美国撑腰,还摸准了大陆的处事方式,再加上技术本身的局限降低了风险,种种因素加起来,就让他们觉得就算激怒大陆也值得,这才敢把铁穹的核心技术偷偷送过去。

评论列表

真心汉子
真心汉子 2
2025-10-24 09:56
那也不用说什么了,往埃及、伊朗等反以国家出售导弹无人机,专门对付以色列,胡塞武装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进攻和防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