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突然发现从抑郁到康复,只需坚持这个笨方法

多年前和西yi朋友吃饭,他说最羡慕中yi的“解郁”—— 西yi没有这个概念,对很多情绪问题的应对相对局限,而中yi靠“解郁”,在调理这类问题上往往有惊喜。 这话说到我心坎里。“解郁”是中yi独有的,帮很多人走出了情绪困境。 1981年夏天的一个案例,至今印象深刻: 40多岁的男士,先失眠一个多月,接着头晕、心慌、容易烦躁,后来干脆闭门不出、不吃饭,还总躲屋里哭,说自己“活了四十多年没意义”。 家人带他检查,西yi开了调理情绪的药,吃两周后症状没好,反而站不稳、得扶墙走。 转到我这里时,发现他脉弦、舌苔白腻,话少总叹气,说自己没用,还觉得乏力、有痰咳不出。 当时开的方是:柴胡、酒黄芩、姜半夏、党参、茯苓、白芍、甘草、香附、丹参,再加几片生姜、几颗大枣,每天一剂煮水喝。 其中丹参用量稍大,其他按常规比例搭配,力求温和调治。 喝了小半月,他脸上的愁容淡了,开始主动要吃的; 再喝小半月,说之前那些极端的念头没了,一个人在家也能平静待着; 最后,整个人彻底舒展,再提过去只笑着说“不提了”。 其实我们说的“郁”,更像一种消极、闭塞的状态——情绪低落、精神消沉,还会影响睡眠、消化。 这种状态多和肝气不顺畅有关,所以“解郁”关键是调肝。 案例里的男士,哭是肝气郁滞的“自救”反应,心烦是郁久生热,没胃口、有痰是肝气影响了脾胃运化。 其实除了这个方,逍遥散这类经典调理方,或是柴胡、郁金这类常见材料,对轻度的情绪不畅都有帮助。 我自己有时忙到心烦、睡不着,用几味简单搭配煮水,很快就能平静下来。 咱们中国人性格偏含蓄,遇到情绪问题容易憋在心里。其实不管是轻微的烦躁,还是明显的状态低谷,早发现早调理很重要。 多了解些“解郁”的思路和方法,就能更快从不好的状态里走出来,找回踏实的生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