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的存单:3300万背后的科研报国心 大家发现没?杨振宁办公室里最珍贵的“财富”,不是诺奖奖章,而是一张四百万美元存单。 这笔钱是他上世纪90年代卖掉美国石溪住宅所得。按1996年官方汇率8.3142计算,折合人民币约3325万元,相当于近6874个中国城镇居民全年收入总和。 当时国内科研经费奇缺,南开办国际会议都要四处筹钱。杨振宁把这笔钱注入清华基金会,资助学者深造、购置设备,还支撑起大连化物所世界领先装置的前期论证。他甚至预判汇率风险存美元,工资也全投入科研。 清华大学前校长顾秉林评价:“杨先生是科研报国的旗帜。”这张存单,藏着老一辈科学家的赤诚担当,也见证中国科研从“依赖奉献”到“体系支撑”的进步。 你对这份坚守怎么看?评论区聊聊~ 杨振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