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打多久我就陪多久!只要大陆战机敢越线,台军就开第1枪击落。 你敢来我就敢打?真打起来,第一个倒下的会是谁?台军这句狠话,听起来像是宣誓,实则像是绝望前的呐喊。 到底是底气十足,还是色厉内荏?恐怕,很快就会见分晓。 11月初,台防务部门放出一句震撼全岛的狠话:“只要解放军战机穿越中线,台军将开第一枪击落。” 这句话一出口,不光岛内舆论一片哗然,连美日都不敢接这个台阶。 解放军的回应也没有丝毫迟疑,东部战区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加压演练,动作频频,显然早就为这种挑衅准备好了剧本。 这不是台军第一次放狠话,但却是少有的、把话说得这么满。问题是,他们真有这个胆子扣下扳机吗? 还是说,只是赖清德当局又一次“以武谋独”的表演秀?从目前的态势看,更像是后者。 台军的所谓“红线”,不过是给自己画的一个圈,既无实力守住,也没有后路可退。 从10月底到11月初,解放军对台的军事行动密度直线拉升。仅东部战区的军机出动就超过5000架次,舰船近2500艘次。 054A护卫舰、052D驱逐舰几乎每天都出现在花莲以东海域,逼迫台军“沱江级”导弹艇狼狈撤离。 而在黄岩岛、北部湾和宁波象山,三条禁航令同步展开,实弹射击和登陆演练接连不断,明摆着就是在告诉台军: 你不是说要打?那就看你敢不敢真动手。 台军敢不敢动手?从历史经验看,答案基本可以提前写好。 每次台方叫嚣“严正应对”,结果不是没有动作,就是象征性地“升空拦截”,然后灰溜溜地被压制回基地。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真要打响第一枪,台军得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弹药够不够、士兵敢不敢、系统能不能正常运转。 别忘了,今年“汉光演习”被外媒评价为“像表演”。 士兵在遮阳伞下打靶、泳池里练突击、机动兵力靠电瓶车运输,连网友都调侃这是“草莓兵演习”。 更别提那些早该退役的老古董武器,M114榴弹炮、“济阳级”护卫舰,甚至连自制的“海鲲号”潜艇都因为技术问题延期交付。 这样的军队,真能打第一枪?还是说,打完第一枪以后就等着投降书? 而让这场闹剧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外部势力的“神助攻”。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甚至菲律宾,前脚刚在南海搞完“ANNUALEX 25”联合军演,后脚就遭到中方精准反制。 美军“尼米兹”号航母刚进黄岩岛附近空域,两架舰载机就直接坠毁,损失超一亿美元。 这还只是“非战争状态”的演练阶段。如果真的擦枪走火,谁能保证这些“盟友”不是第一个脚底抹油的? 而赖清德当局,却还在做“台湾有事,世界就有事”的美梦。 他们不断拉拢日本、讨好美国,甚至聘请日本前统合幕僚长岩崎茂做政务顾问,妄图为“台独”加上一层“国际合法性”的外衣。 然而现实是,美国军购合同延迟交付超过200亿美元,雷神公司涉嫌诈价,日本则一边配合美国“遏华”战略,一边又偷偷寻求与北京缓和关系。 岛内民众早就看穿了这种“倚外谋独”的把戏,57%的台湾人根本不相信美国会真心协防台湾。 在这种形势下,台军还要继续嘴硬,继续拿“第一枪”来吓唬大陆?别说大陆不怕,就连岛内民众都笑不出来了。 新北、台北的年轻人已经开始公开表示,“两岸血脉相连,团圆才是正道。” 有人在社交平台留言,“打仗?你先去。”更有人开始兑换美元避险,生怕哪天真打起来,自己连车票钱都没有。 而大陆这边,却是一套系统工程。从历史法理,到经济融合,再到军事压迫,三管齐下,步步紧逼。 外交部一再强调“统一是必然的”,并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重申主权不容分割。 从三国时期到1945年台湾光复,再到如今两岸年贸易额近3000亿美元、人员往来超400万人次,现实与历史早就画出了统一的路线图。 军事上,解放军更是打破常规。轰-6K与歼-10C编队演练抢滩登陆,首次大规模部署四足机器狗执行清障任务,形成“少量士兵+无人装备”的新战术体系。 这不是吓唬谁,而是实打实的作战准备。台军若真敢开第一枪,解放军恐怕连第二枪都不用开,岛内政权就会自行崩溃。 真正值得警惕的,不是台军是否敢打第一枪,而是他们是不是已经疯到想用这一枪,把两千三百万人带进深渊。 赖清德如果真想赌这一步,那他赌上的不是选票,而是整个台湾的未来。 他说要打造“台湾之盾”,可这面盾牌,经不起一击;他说要将军费提升到GDP的5%,可财政赤字已逼近3%,通胀飙升,民生预算被挤压到极限。 岛内百姓不是看不见,只是不敢说。 而大陆呢?没有急于求成,也没有一刀切,而是用“低烈度长期压迫”的方式重塑台海结构。 一边打压军事空间,一边强化经济融合,同时在国际法理上稳步推进。统一这件事,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何时、怎么做的问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