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为什么俄罗斯放着几十万的正规军不用,却大量使用雇佣兵?其实俄罗斯不是放着几十万正

为什么俄罗斯放着几十万的正规军不用,却大量使用雇佣兵?其实俄罗斯不是放着几十万正规军不用,而是俄乌这仗打久了,早就成了烧钱又耗人的大坑,用雇佣兵是更实在的选择。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得把正规军留着当后手。 先说那 238 万总兵力的账,看着挺唬人,实则水分一挤没多少能用在乌克兰前线。普京 2024 年 9 月刚签了命令把编制扩到近 239 万,其中 150 万是军事人员,但这些人里得先刨去碰不得的 “压舱石”—— 战略火箭军手里攥着核大棒,这是俄罗斯的终极底牌,别说调去乌克兰打巷战,就算动一动部署都得惊动全球,自然不能动;四大舰队也得留人守着,北方舰队要盯北极航道,黑海舰队得保克里米亚补给线,波罗的海和太平洋舰队还得防着北约从东西两线抄后路,每个舰队抽掉骨干都可能出大漏子。 更别说 2024 年刚拆分重组的莫斯科军区和列宁格勒军区,这俩新班子专门应对北约东扩,芬兰瑞典加入北约后,俄罗斯西北和西部边境直接多了上千公里的 “北约线”,北约 30 万快速反应部队里有 10 万一周就能赶到边境,这俩军区新组建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空天军集团军刚到位,正忙着构筑防线,哪敢往乌克兰派。 这么算下来,能实打实投进乌克兰的 62.5 万人,确实是扒拉来扒拉去的极限了,再抽人家里就得空防。 再说这仗烧钱的架势,早就把钱包烧得发烫。2024 年俄罗斯军费飙到 1490 亿美元,同比涨了 38%,但懂行的都知道这只是明面上的数,好多隐性开支根本没算进去。 正规军打仗就像开豪车,日常维护全是钱 ——T-90M 坦克开一小时油钱就得几千美元,T-14 坦克的无人炮塔维修费更是天价,士兵的训练费、装备损耗补贴、家属抚恤金样样都是硬支出。反观雇佣兵,简直是 “经济适用款”,瓦格纳早期招囚犯,给点安家费管饭就行,后来招退伍兵,薪酬也比养正规军低得多,更不用承担长期的医疗和退役保障。 更妙的是雇佣兵不用走正规军那套繁琐流程,今天缺人明天就能补,打巷战啃硬骨头这种伤亡大的活,派雇佣兵去比让精锐正规军拼消耗划算多了,毕竟正规军士兵得练好几年,雇佣兵补充起来快得多,这笔账俄罗斯算得门儿清。 还有伤亡这个绕不开的坎,打了这么久谁都耗不起。正规军的伤亡数字太敏感,每少一个经过系统训练的士兵都是战斗力的硬损失,要是精锐部队打残了,短时间根本补不回来。 但雇佣兵的伤亡压力小得多,瓦格纳在马里打三天仗死 20 人,这类消息不会引发国内太大波动,换成正规军的精锐空降师伤亡 20 人,就得惊动总参谋部。 就说巴赫穆特那场绞肉战,瓦格纳冲在最前面拼消耗,把乌克兰守军拖得精疲力尽,等正规军接手时已经省了不少力气,这种 “用雇佣兵当先锋磨对手” 的打法,既能保住正规军的骨干力量,又能达成作战目标,简直是为长期消耗战量身定做的。 更别说战场需求早就变了,现在的俄乌冲突已经从一开始的 “导弹互轰豪华版” 变成了无人机满天飞的 “廉价版战争”,2025 年 5 月俄罗斯一天就发射 355 架无人机,一周摧毁两千多架乌军无人机,这种靠数量堆效果的打法,需要大量人员操作、维护和前线侦察,正规军编制固定,抽不出这么多人力干这些 “杂活”。 雇佣兵正好能补这个缺口,他们不用受正规军的编制限制,既能操作无人机搞侦察,又能守据点打游击,甚至还能帮着维护后方补给线,灵活性比正规军高得多。 说到底,俄罗斯用雇佣兵是没办法的办法,一边是乌克兰战场这个填不完的坑,一边是北约在门口磨刀霍霍,手里的正规军得留着守家护院,只能靠雇佣兵来填前线的缺口。 这就像家里既要防贼又要修院墙,总不能把看门的保镖全派去修墙,只能找些临时工先顶着,不是不重视修墙,实在是看家的活儿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