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叙利亚将向中国移交数百名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圣战分子 这些武装人员是怎么出现在叙利亚的?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这个中东国家就成了全球极端势力的“聚集地”。 叙利亚新闻部长曾公开说过,在当地作战的武装分子里,外国人占比超过八成,来自二十九个国家,从也门、利比亚这些中东邻国,到英法澳这样的西方国家都有涉及。 这些外国武装分子大多是冲着“圣战”的噱头来的,其中就包括一批来自中国西北地区的人员,他们在战乱中加入了当地的武装派别,成了叙利亚战场的“外来者”。 而这一切的转折点,出现在2024年12月。 阿萨德政权倒台后,艾哈迈德·沙拉领导的新政权上台,至今刚满一年。 对沙拉来说,上台后的首要任务不是重建家园,而是先稳住政权。 他接手的是一个武装派别林立的烂摊子,新政府军要整合将近二十个不同的反政府武装团体,更麻烦的是,不少武装派别里还有外国指挥官,这些人背后牵扯着不同国家的利益。 就像被美国制裁的穆罕默德·贾西姆领导的“苏莱曼沙阿旅”,还有土耳其公民担任指挥官的“大马士革军事师”,都让沙拉的整合工作举步维艰。 在这种情况下,和极端主义划清界限、清理境内的外国极端武装,就成了沙拉政权的必然选择。 解散圣战武装组织是沙拉上台后就放出的信号,而向中国移交这批武装人员,更像是这个信号的具体落地。 对沙拉政权来说,这批来自中国的极端人员是不折不扣的“包袱”。 他们既不属于叙利亚本土势力,又和国际极端组织有牵连,留在境内只会增加整合难度,还可能引来其他国家的不满。 倒不如顺水推舟,应中国的要求将其移交,这样一来,既能展现打击极端主义的决心,又能给中国递上一份“投名状”。 要知道,中叙联合声明里明确提到,中方支持叙利亚和平进程,还愿意探讨经济合作和重建事宜,这正是沙拉政权最需要的外部支持。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场合作的核心诉求很明确——维护国家安全。 极端势力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批在叙利亚参战的人员,一旦流窜回国或在境外策划事端,都会对边疆地区的稳定构成威胁。 所以在和希巴尼的会谈中,中方特意强调了“不允许任何实体利用叙利亚领土损害中国利益”,而叙利亚方面的承诺,正是对这个诉求的直接回应。 这种跨国移交极端人员的模式,其实是国际反恐合作的常见做法,但放在中叙关系的背景下,又多了一层深意。 中方支持叙利亚新政权,不仅仅是出于反恐需求,更是看中了叙利亚在中东地区的战略位置,以及双方在“一带一路”倡议等框架下的合作潜力。 有意思的是,法媒在报道中特意点出了这些武装人员的少数民族身份,这背后的舆论小心思不难猜测。 但稍微了解叙利亚局势的人都知道,在当地的外国武装分子里,各个民族、各种宗教背景的都有,单纯放大某一群体的身份,本质上是想给中国的反恐行动贴标签。 不过这种尝试显然站不住脚,中叙联合声明里已经把立场摆得很清楚,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是双方的共识,这和民族、宗教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的需要。 目前来看,双方还没有公布移交的具体时间表和流程,但从沙拉政权急于巩固地位、中方重视反恐合作的态度来看,这件事大概率会按计划推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