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能蠢到什么程度?看看法国就明白了。 目前法国是欧洲黑人占比最多的国家,黑人接近800万,占总人口的15%左右,巴黎黑人婴儿出生率占了70%。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现在的法国,说一句“把自己作没了”,一点不夸张,黑人接近八百万,占全国人口十五%左右;巴黎那边更离谱,新生儿里黑人比例接近七成,街头托儿所放眼望去,卷小脏辫的比金发碧眼的还多。 这不是哪一年突然变色,而是法国自己一脚一脚把油门踩到这一步,几十年操作下来,全变成今天这样了。 事情得从二战后说起,那时候法国被炸得跟筛子一样,男人死了一大片,工厂里缺人缺得要命。 欧洲东边铁幕落下,本来常用的劳动力来源全断了,法国只好盯上自己以前的非洲殖民地。 北非几国加上西非一大片,年轻的、能干活的、还能说几句法语,看上去就是现成“人力仓库”。 于是上百万非洲劳工被送进工厂、矿井、造船厂,法国当时想得也简单:你们年轻能干活,来帮我撑十几年经济,老了就回家,互不耽误。 谁也没想到,这就是后来一连串麻烦的起点。 本来法国以为这是“临时工模式”,结果 1973 年石油危机一来,工厂关的关、砍人的砍,人手不缺了,法国立刻翻脸不认账,一边喊着“停止劳工引进”,一边花钱劝移民回国。 问题是,这批非洲劳工已经扎根了,有的买房,有的娶妻,回原籍国要么没前途,要么直接面临动乱,谁肯回?最后愿意回去的不到一成,法国的退路彻底堵死。 更神奇的是,法国政府一边喊着“我们不再需要劳工”,另一边又大方放行“家庭团聚”。 老婆孩子全进来了,原本一个人变成一家五六口,人口直接膨胀,结构从“劳动力流动”变成“移民体系定居”。 这个节点之后,法国人口的“底色”就开始变了,非洲裔移民从几十万涨到上百万,很快就成了法国社会不可逆的大块头。 紧接着,法国搞了个更致命的昏招:廉租房大规模建在大城市郊区,想着用最便宜的方式把移民家庭安置进去,结果这些地方慢慢变成“问题区”。 全国一千多个“优先街区”,五百多万人被挤进这些水泥盒子里,本土白人只要有条件立刻搬走,郊区就被彻底非洲化,学校差、商铺差、交通差,工作更别提了。 年轻人长在这种环境里,最容易走向愤怒、失望、对抗,这也是后来每次大骚乱都从这里点燃的原因。 法国嘴上总讲“共和同化”,说不分种族、不分背景,到了法国就都是法国人,可政策实操完全对不上号。 语言课时短得可怜,很多移民学完课连公交站名都读不顺;就业培训更像形式主义,给个证书就算完成任务,移民子女上不好学校,进不了好大学,找工作处处碰壁,社会阶层从一开始就被锁死。 你让他们怎么生出认同感? 偏偏法国的福利制度又特别“养人”,生孩子有补贴,租房有补贴,失业还能领钱,对于一些多子家庭来说,不上班照样能活,生得越多领得越多。 法国人纳税辛辛苦苦,看到有人“不工作也能过”,心里能舒服? 移民后代则觉得,是你法国不给我机会,我才靠福利活命,双方都觉得自己才是被亏待的那一个,矛盾越攒越厚。 最致命的是生育率,法国本土女性一个人平均生 1.6 到 1.8 个孩子,可非洲裔家庭三个四个是基本盘,有的甚至十几个。 几十年叠加下来,人口结构不知不觉被重写,成人比例变化慢,但儿童和青年群体,一下子就“变天”,巴黎地区新生儿黑人占比快到七成,一些省的中学,非洲裔已经绝对多数。 法国足球队看上去像非洲联队,并不是偶然,而是人口底色的真实反馈。 到了这里,法国其实已经没了“回头路”,因为移民后代大部分早就拿到国籍,可以投票,在一些大城市,移民选票足以左右市长乃至总统选举。 政客谁敢轻易动移民政策?左派上台立马“宽松”,右派上台又“收紧”,像钟摆一样来回,却始终没有人敢制定一个真正长久、统一的政策。 谁敢真改革,下一次选举就等着被投下去。 几十年下来,法国的局面就变成现在这样:人口结构不可逆,郊区贫困带根深蒂固,治安年年爆雷,社会对立越来越深,政府看得见问题,却不敢真下刀,因为每一步都牵着选票、预算和社会情绪。 所以说,一个国家能蠢到什么程度?法国给了世界一堂最清醒的反面教材:短视政策、糊涂规划、情绪化政治、摆烂式管理,几十年加起来,足以把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社会秩序甚至民族认同,彻底改成另一个模样。 最讽刺的是,当法国终于反应过来想补救时,一切已经不是它说了算的了。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