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内,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期启幕。在湖北综合形象展示区,一支来自武汉的机器人“天团”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它们各显神通,以精湛的技艺和创新的应用,生动演绎了“湖北智造”的独特魅力与硬核实力。

外国嘉宾沉浸式体验中国高科技的魅力。记者史伟 摄
“光子”人形机器人
一天“学成”武当拳法
在展区入口的楚天剧场,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正在上演。三名来自光谷东智的“光子”人形机器人,正跟随中国武当太乙五行拳拳法研究会秘书长覃侠,一招一式地表演《武当太乙五行拳》。
只见它们马步扎实,手臂舒展,关节活动自如,动作行云流水,引得中外嘉宾纷纷驻足,举起手机记录着科技与传统文化交融的一幕。

光谷东智机器人在表演起了《武当太乙五行拳》。 记者史伟 摄
“它居然一天就偷师成功!”现场一位参展商惊讶地说。光谷东智机器人市场营销经理陈蔚然透露:“这款机器人仅用一天时间就学习并掌握了这套拳法的核心动作。凭借高效的学习与执行能力,它们将在未来服务和工业生产中发挥作用。”
一旁,武汉晴山科技公司的多模态场景机器人正化身AI接待员,忙碌地与嘉宾们互动交流。公司商务经理匡鑫介绍,这款机器人由晴山科技牵头,融合了先进的机器人本体与腾讯Tairos平台技术,已实现自主导览核心功能。
“我们运用多模态识别技术,通过锁定人脸、识别唇形作为辅助,即使在嘈杂环境下也能实现清晰的‘一对一’交流。”匡鑫说。
300克迷你机器人进校园
澳大利亚客商要把它引进家乡
“我们那边的学校没有这个机器人,我要把它引进到我的家乡!”来自澳大利亚的参展商马修·雷金纳德,被武汉卡尔登数智体育有限公司带来的数字竞技机器人吸引,当场与展台负责人互留联系方式。
该公司董事长杜静介绍,这款重约300克的竞技机器人主要用于中小学生科创体育教育,融合科技、体育、教育,以赛促学。每个学生的机器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独家定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机器人的工程结构,从应用零部件搭建到学习编程,利用3D打印设计建模改造机器,从而培养设计思维、动手能力等。目前,该项目已在全国吸引几万名青少年参与,仅在湖北就有近2000名学生参与。

华工科技带来的全天时AI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 记者史伟 摄
在科创产业区,华工科技带来的全天时AI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同样引人驻足。这台外观方头方脑的智能小车,曾在云南的烟草田里大显身手。
“它就像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农。”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研院工程师熊忭介绍,“它能够高速扫描田地,一旦锁定杂草,便能瞬间发射激光,精准击中草茎的分生组织。”
他解释道,在作物幼苗期,传统机械除草难以施展,人工除草效率极低,而最佳除草窗口期仅有7到10天。这台激光除草机器人则能实现1小时单激光头清除上万棵杂草,全天候工作,而且不伤土壤、无化学污染,效果可以持续数月。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本届进博会上,武汉科创企业阵容强大,除了华工科技等大型企业,也涌现出芯擎科技、电鹰科技、达梦数据、光谷东智等一批成长型高科技企业,他们不仅让全球客商见证武汉澎湃的科创动能,也吸引着更多全球优质资源加速汇聚。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冯雪 通讯员李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