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从未遭受过耳鸣折磨的人,只能在梦中想象那种痛苦。事实上,噩梦或许是某些人最接近这种体验的方式。
这种主观声音,也可能是嘶嘶声、嗡嗡声或咔嗒声,其他人听不到,它可能一直存在,也可能时有时无。
牛津大学的神经科学家现在怀疑,睡眠和耳鸣在大脑中密切相关。
他们的发现暗示了这两种疾病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联系——令人惊讶的是,这种联系直到最近才在大脑中被发现。
相关报道:研究发现,耳垢可能蕴藏着早期帕金森病的线索
“最初引起我和我的同事们好奇的是耳鸣和睡眠之间惊人的相似之处,”牛津大学睡眠和昼夜节律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 Linus Milinski 告诉 ScienceAlert。
“耳鸣是一种令人痛苦的疾病,而睡眠是我们经常进入的自然状态,但两者似乎都依赖于自发的脑活动。由于目前尚无有效治疗主观性耳鸣的方法,我认为探索这些相似之处或许能为理解并最终治疗幻觉感知提供新的途径。”
“幻觉”是指我们的大脑欺骗我们,让我们以为自己看到了、听到了、感觉到了或闻到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东西。
许多人只在睡眠时才会出现幻觉,但对于世界上约 15% 的人口来说,即使在清醒的时候,耳朵里也会响起无法摆脱的噪音。
耳鸣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幻觉,但尽管提出了许多假设,却仍然没有已知的病因或治疗方法。
虽然许多耳鸣患者表示睡眠质量差,睡眠模式也不好,但耳鸣与这一重要身体功能之间的潜在联系直到最近才被发现。
2022 年,米林斯基领导了一项研究,作者声称这是第一项从功能层面考虑睡眠如何影响耳鸣,反之亦然的研究。
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在深度睡眠或非快速眼动睡眠(非 REM)期间发生的大量自发性脑电波可能会抑制导致耳鸣的脑电活动。
为了验证这一想法,研究团队选择了雪貂作为实验对象,雪貂的听觉系统与人类相似。在2024年发表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耳鸣症状越严重的雪貂,睡眠也越紊乱。
“我们实际上发现,噪音暴露后,这些睡眠问题与耳鸣同时出现,”米林斯基告诉ScienceAlert。“这首次表明,耳鸣的发生与睡眠紊乱之间存在明确的联系。”
至关重要的是,患上耳鸣的雪貂对声音表现出过度活跃的脑部活动。当这些雪貂最终进入非快速眼动睡眠期时,这种过度活跃的脑部活动就会减弱。
这表明睡眠可能通过激活相同的脑回路来暂时掩盖耳鸣的影响。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深度睡眠可能确实有助于减轻耳鸣,并可能揭示大脑调节异常活动的自然机制,”米林斯基说。
对非人类动物的研究显然存在局限性,但同样的脑活动模式也可能存在于人类身上。
Milinski 表示,自 2022 年审查以来,该领域迅速扩展,越来越多的大规模研究正在调查睡眠、环境和耳鸣如何相互作用——而且不仅仅是在雪貂身上。

图示为该研究结果。论文图1更详细地展示了所涉及的大脑区域。
“我希望这项研究能够提高人们对耳鸣的认识,并开辟探索治疗方法的新途径,”米林斯基告诉ScienceAlert。
“我希望这项研究能够提高人们对耳鸣的认识,并开辟探索治疗方法的新途径,”米林斯基告诉ScienceAlert。
“认识到耳鸣的影响,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体中,听力损失和耳鸣会加剧他们的孤独感,并导致心理健康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
就在今年,中国的一项研究发现,耳鸣患者在进入睡眠状态时,抑制清醒状态下大脑过度活跃的能力较弱。
然而,在深度睡眠期间,与耳鸣相关的过度活跃现象会受到抑制。
“这项研究确立了睡眠作为中断耳鸣24小时功能紊乱周期的关键治疗靶点,”由华南理工大学包晓宇领导的作者们总结道。
在牛津大学,米林斯基和他的同事们现在正致力于研究睡眠如何影响耳鸣本身的发展。
“耳鸣会加重睡眠问题,而睡眠不足反过来又会加重耳鸣。这可能是一种恶性循环,尽管我认为这种循环并非无法打破,”米林斯基推测道。
“睡眠不足会使我们更容易受到压力影响,而压力是已知会加剧耳鸣的最强因素之一。压力甚至可能本身就是耳鸣的诱因。”
进一步的研究不仅可能带来有效的耳鸣治疗方法,还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了解睡眠本身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