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0岁的凌叔华在临终之际说:“我就是不把徐志摩写爱林徽因的那本日记拿

看历史浮沉吖 2025-05-10 09:36:09

1990年,90岁的凌叔华在临终之际说:“我就是不把徐志摩写爱林徽因的那本日记拿出来,就让它们跟我一块进棺材。”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而不得,以及对陆小曼的苦苦追求,这两个女人仿佛成为他的标签。不过在这两段感情之间,徐志摩还有一个红颜----凌叔华。

1900年3月,凌叔华出生于北京著名书画世家。父亲凌福彭在科举考试中考取了不错的功名,仕途十分顺利,经济条件优渥。他热爱绘画,闲暇时常与齐白石、周启祥等一些著名画家赏画。

这也就为后来凌叔华也得到了齐白石的亲传,成为她的弟子打下了基础。

虽然她兄弟姐妹众多,父亲对她却尤为宠爱。

小时候的凌叔华酷爱绘画,花鸟鱼虫,人物建筑都不在话下,为了让凌叔华有更好的发展空间,父亲把自家院子的墙壁统一刷成了浅色调,方便女儿在自家墙院里创作。

凌叔华不仅在绘画方面有天赋,文学创作也是一流的,读书期间,她的写作品多次被老师当作范文为同学们朗读,凭借着独一无二的文笔和过人的绘画水平,之后她考取了燕京大学。

1924年春,泰戈尔来华访问,北大当时指派陈源和徐志摩负责接待。

正巧陈师曾、齐白石等组织的北京画会刚成立。这天大家商量开会地点,中国漫画的创始人、陈寅恪兄长陈师曾就提议在凌叔华家的大书房开会,以吃茶代吃饭。

茶话会上,做为主人的凌叔华光艳照人,不仅令泰戈尔眼前一亮,尤为徐志摩和陈源大为欣赏。但真正打动凌叔华的却是身材伟岸、玉树临风的徐志摩。

苏雪林曾说,“叔华的眼睛很清澈,但她同人说话时,眼光常带着一点“迷离”,一点儿“恍惚”,总在深思着什么,心不在焉似的,我顶爱她这个神气”,又说她“是一个生活于梦幻中的诗人”。

当时的徐志摩因为追求林徽因不成而困惑么,不过见了凌叔华之后,他很快便从林徽因的阴影中走出来,向凌叔华发起了攻势。

后天徐志摩在写给凌叔华的信中道:“我一辈子只想找一个有理想的通信员,最满意最理想的出路是一个真能体会,真能容忍,而且真能融化的朋友。”

从两人的来往信件来看,徐志摩是真把凌叔华当成红颜知己以及倾诉对象,连凌叔华本人也承认,徐志摩什么话都和她说。

凌淑华很欣赏徐志摩的才华,在短短的一段时间里,两人写信超过70次,以致凌淑华一度认为她是他的意中人。

只是没想到,徐志摩的浪漫和多情从来都不属于凌叔华她一个人。就在凌叔华以为他们之间是爱情的时候,徐志摩却与陆小曼在一起了。

好在凌叔华也有心理准备,就当结识了一个要好的朋友,与徐志摩以好友相称。

1925年,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恋情被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双方家长都反对他们交往。徐志摩便有了去欧洲避风头的心思。临行前,他要将“八宝箱”交给自己最信赖的人凌叔华保管。

后来徐志摩从欧洲回来,在武汉的凌叔华就托人把箱子带给上海的徐志摩了。

但是徐志摩客居胡适家中,觉得放在胡适家不合适,又再次把箱子交给那时从武汉回到北平的凌叔华再次保管。

第二次寄存,箱子里的内容多了许多:陆小曼的两本初恋日记、徐志摩的两本旅欧日记、旅欧期间写的稿件和写给陆小曼的大量情书。

徐志摩在把这个八宝箱交给凌叔华时,曾玩笑说过:“如果我要是出现什么意外,还请你用这些资料,给我写本传记。”

没想到,徐志摩的话却一语成谶。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遇难。与她有种种感情纠葛的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以及被视为挚友的凌叔华,都悲痛欲绝。

于情于理,凌叔华应该将箱子交给徐志摩的法定妻子陆小曼。但箱子有记录了徐志摩和林徽因恋情的《康桥日记》,这不能让陆小曼看到,又有徐志摩为陆小曼写的情诗和稿件,还有徐志摩被林徽因抛弃后的愤懑与绝望,这也不该让林徽因知道。

后来因为这件事情,凌叔华和林徽因也闹僵了。

因为新月社开始筹划编辑《徐志摩全集》,但是在收集资料的时候,当时林徽因就是想把盒子里面的日记取回来,凌叔华却认为这不太适合,因为这里面还有一些关于陆小曼和其他人一些的东西,不太好给别人看,所以就是不愿意拿出来。

后来林徽因在胡适的帮助下,让凌叔华交出了百宝箱。

出乎林徽因预料,箱子里面放的东西少了一大部分,主要是徐志摩和她在欧洲的部分日记。

林徽因很是气恼,她指责凌叔华:“我未曾想到她不给我,更想不到以后收到半册,而这半本日记正巧断在,刚要遇到我的前两日。”

林徽因好奇徐志摩怎么描述自己和他的那段往事,想要得到八宝箱里的康桥日记缅怀故人,万万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但是凌叔华深感对不起死去的徐志摩,不仅无法完成他所托付的传记,“志摩信札”也没编成,最终只得摘录了徐志摩给她的6封信发表聊为纪念。

八宝箱牵扯的人物太多,凌叔华晚年回忆,她不愿意给林徽因八宝箱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里面有陆小曼的日记,而且里面有大量骂她的内容。

对于凌叔华来说,那八宝箱本来就是徐志摩交给她的东西,现在却是被逼迫交出,也很是无奈。

0 阅读:30

猜你喜欢

看历史浮沉吖

看历史浮沉吖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