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人,其实是你脾阳被耗损了!仲景一方补回你的脾阳,痰湿消散,脂浊才好清! 好多脂肪肝的人,总觉得右上腹闷胀,吃点油腻的就恶心,甚至浑身乏力没精神 —— 你以为是脂肪 “堆多了”,其实根本问题是你脾胃里的阳气被 “耗损” 了!脾没了阳气 “运化”,吃进去的水谷精微就像淤堵的沼泽,化不成气血反成痰湿,越积越厚,最后变成脂肪肝,光想着 “降脂” 不补脾阳,根本没用。 咱老祖宗说 “脾主运化”,脾胃就像家里的 “灶台”,平时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能量,可它要工作,全靠脾阳当 “火种”—— 脾阳足,脾胃才能把水湿、脂浊化掉,顺顺当当排出体外;要是脾阳没了,脾胃就像熄了火的灶台,啥也 “烧” 不动,脂浊堆在肝脏里,时间长了不形成脂肪肝才怪! 那脾阳是咋被 “耗损” 的? 大多是咱自己折腾的: 1、夏天抱着冰啤酒、冰奶茶猛灌,冬天也离不开火锅配冷饮,寒凉直逼脾胃; 2、要么就是三餐不定时,饥一顿饱一顿,晚上还爱吃夜宵,脾胃总在 “超负荷” 或 “空转”; 3、还有的人老爱久坐不动,气血瘀滞,也会连累脾阳 “运转不畅”,脂浊排不出去。 这些事儿做多了,脾胃里的脾阳慢慢就被 “耗” 得只剩余温,脂浊自然越堆越厚。 医圣张仲景早就看透了这种情况,在《伤寒论》里留下个 “苓桂术甘汤”,专门帮脾胃 “补回脾阳”、化痰湿,特别适合脾阳不足的脂肪肝人群。别看方子就几味药,却像给脾胃 “添柴生火”,还能疏通痰湿,特管用: 茯苓就像清道夫,先把脾胃里积的湿浊 “扫” 出去 —— 好多人脂肪肝跟着腹胀、大便黏马桶,就是湿浊堵了,茯苓一渗,湿去了,脂浊的 “温床” 先没了; 桂枝和白术是 “小火苗”,温温的能把脾胃里的寒气赶跑,直接补回丢的脾阳 —— 脾阳一足,脾胃就有劲儿运化了,就像熄了火的灶台重新燃起,脂浊终于能被 “烧” 成能量了; 炙甘草能健脾益气,就像给脾胃 “加燃料”—— 让脾阳烧得更稳,还能调和其他药,避免温阳太过伤了胃; 要是脂浊重、肝区胀,还可以加山楂、荷叶,山楂能消肉积、化脂浊,荷叶能升清降浊,帮着把肝脏里的脂浊 “托” 出去,比如有的人脂肪肝伴着转氨酶高、肝区隐痛,加这两味就很对症; 整个方子就像给脾胃 “修灶台”:先补脾阳当 “火种”,再化湿浊当 “清道夫”,最后消脂浊帮着排,一步步让脂浊动起来。 不过得提醒一句:每个人脂肪肝程度、脾阳虚的程度不一样,方子的药量得调 —— 比如有的人脾阳虚得厉害,桂枝可能得多放一点;有的人湿浊重,茯苓得稍加一点,千万别自己抓药喝,得找专业中医看。 平时除了喝药,也得帮着养脾阳:别再吃凉的,早上喝碗小米粥加生姜片,温温的能补脾阳;晚上 11 点前睡,让脾胃好好 “休息养阳”;没事多揉揉肚子,顺时针揉几分钟,帮着脾胃动起来,脂浊排得更顺。 记住,脂肪肝的根在脾阳不足,把脾阳补回来,痰湿散了,脂浊才好清,也不容易再堆积。别光盯着脂肪慌,先给脾胃 “添把阳火” 才是关键!
脂肪肝的人,其实是你脾阳被耗损了!仲景一方补回你的脾阳,痰湿消散,脂浊才好清!
陈玉龙谈养护
2025-09-06 21:34:11
0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