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和它“天生一对”,孩子常吃能养肺,滋阴润燥,清热生津,鼻炎、腺样体肥大也能慢

灵松谈育儿 2025-09-08 08:41:31

麦冬和它“天生一对”,孩子常吃能养肺,滋阴润燥,清热生津,鼻炎、腺样体肥大也能慢慢好! 入秋后,门诊里的小病号们又开始“咳咳咳”、“哧哧哧”了。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总是口干舌燥,喝水也不解渴,原本稳定的鼻炎、腺样体肥大也有点“蠢蠢欲动”的迹象。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秋燥伤肺”。中医认为,秋季燥邪当令,最容易耗伤肺阴。 肺阴一旦亏损,就好比机器的润滑油没了,会引发一系列“干燥”和“虚热”的问题,虚火上炎还会熏蒸鼻窍,导致鼻粘膜更加干燥、充血,鼻炎、腺样体肥大因此复发或加重。 秋燥克星——麦冬 麦冬的核心功效就是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它润而不腻,凉而不伤胃,就像一场温柔甘润的及时雨,能轻轻洒在孩子干燥的肺和呼吸道,滋润每一寸黏膜。 但单用麦冬,力量稍显单一。要想效果加倍,就必须请出它的“天生搭档”——太子参,它两个是中医经典的“气阴双补”组合: 麦冬主打“滋阴”,负责补充身体消耗的津液。 太子参主打“益气”,负责唤醒和增强脾胃生成津液的功能。 两者合用,既补充了“水分”(滋阴),又修复了“水泵”(益气),能从根源上解决津液不足的问题。特别适合那些脾肺气虚、又兼有阴虚的孩子,表现为:不爱吃饭、容易疲劳、反复感冒、口干舌燥、睡觉盗汗、舌红少苔。 麦冬太子参的神仙用法 麦冬太子参润肺汤,温和甘甜,非常适合孩子作为秋季的保健汤水。 材料:麦冬、太子参、无花果(润肺利咽,增加甜味)、瘦肉或排骨1滋阴增液)、生姜(中和寒性,防止伤胃)。 做法:瘦肉或排骨焯水备用,将所有材料放入炖盅或砂锅内,加清水小火慢炖1小时,出锅前加少许食盐调味即可,喝汤为主,肉可吃可不吃。每周可饮用2-3次。 功效:益气养阴,润肺生津,清热润燥。 适用:适用于秋季干燥引起的口干咽燥、干咳无痰、鼻干不适、大便干结,以及因虚火导致的睡眠不安、盗汗等。对于阴虚肺燥型的鼻炎、腺样体肥大患儿,有很好的辅助调理作用。 搭配延伸:麦冬的其他“好搭档” 除了太子参,麦冬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灵活搭配: 1.麦冬 + 百合:增强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适合干咳明显、睡眠不宁的孩子。 2.麦冬 + 沙参:组成“沙参麦冬汤”的核心,滋养肺胃之阴的力量更强,适合燥伤肺阴非常明显,口鼻干燥、身体脱皮严重的孩子。 3.麦冬 + 粳米:煮成“麦冬粥”,最简单平和的养胃生津方,适合病后初愈、津液亏虚、食欲不振的孩子。 临床案例分享 曾接诊一个6岁男孩,腺样体肥大术后,但仍感鼻干、口干,夜间尤其明显,喜欢趴睡,晨起常有几声干咳,舌红少苔。此乃手术耗伤气阴,加之秋燥所致。 我的调理思路便是“气阴双补,润燥利鼻”。孩子用药两周后复诊,夜间口干现象大减,睡眠安稳了许多,晨起也不咳了。后续叮嘱家长坚持给孩子喝麦冬太子参润肺汤。 连喝一个月后,改用四神汤和健脾贴调理,后续回访,孩子恢复很好,腺样体也没有再度肥大的征兆。 调理孩子的鼻炎、腺样体肥大,就像一个精细的园艺工作。我们不能只盯着那朵蔫了的花(鼻部症状),更要关心它下面的土壤是否贫瘠干旱(肺阴亏虚)。 麦冬配太子参,就是为这片“土壤”灌溉的一场恰到好处的“甘霖”。 它既能补水,又能增强土壤自身的蓄水能力。土壤滋润了,根系(脾胃)强壮了,上面的花朵自然能健康生长,更能抵御风霜雨雪(外邪)的侵袭。 温馨提示:本文所述食疗方,适用于“气阴两虚”孩子的日常保健。如孩子正处于感冒发烧、痰多黄稠、腹泻等实证阶段,应暂停食用。

0 阅读:40
灵松谈育儿

灵松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