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差点笑出声。真的。 荷兰首相,在欧盟峰会被记者堵在墙角,问他为啥非要抢我们一家半导体公司。 他憋了半天,蹦出来一句:“他们CEO管理不行。” 我天,一个国家的首相,用HR的口气,去评价一家给他国创造了无数就业和税收的“优等生”? 你说滑稽不滑稽? 这公司被我们收购以后,生意红红火火,不但没裁员,还到处扩建招人。 就这么一家好好的企业,到你嘴里就成了“管理不善”? 这借口,连自己人估计都听不下去了吧。 说白了,就是演砸了。 想跟着山姆大叔混,在高科技上给我们使绊子,又舍不得我们这边的真金白银。 想当“马前卒”,又没那个胆量和实力彻底翻脸。 结果呢? 这公司不是别人,正是安世半导体。2019年闻泰科技花340亿买下它的时候,这荷兰企业早就是块没人要的“烂摊子”,从飞利浦剥离后濒临破产,西方资本躲得比谁都远。咱们接盘后才几年,就把它从全球行业第11名拽到第3名,小型号二极管产量直接冲到世界第一,2024年还还清了所有债务,实现零负债运行。给荷兰奈梅亨总部贡献1.3亿欧元税收不说,全球1.4万名员工里,欧洲岗位一个没裁,反而添了不少新职位。这叫“管理不行”?那欧洲那些年年亏损的老牌企业,怕是得直接把大门焊死。 荷兰首相那套说辞,连自家法院的文件都兜不住。阿姆斯特丹法院曝光的材料明明白白写着,早在2024年6月,美国就给荷兰递了话:想让安世脱离实体清单,必须换掉中国籍CEO。再看时间线更滑稽,9月29日美国刚出新的出口管制规则,30号荷兰就下“部长令”冻结安世全球资产,10月1号法庭连质证都省了,直接罢免中方CEO,把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这效率,哪是“发现管理问题”,分明是早早就排练好的戏码。 更可笑的是他们找的“法理依据”,居然是70多年前冷战时搞的《物资供应法》。一部为应对美苏对峙制定的旧法,拿来对付2025年的跨国企业,荷兰自己的法律界都觉得丢人,有法学教授公开说“这是把法治精神当擦脚布”。他们嘴上喊着“技术安全”,却拿不出半点安世“泄密”的证据,唯一的“担忧”,不过是安世80%的产能在中国,技术跟中国供应链走得太近。合着中资买了企业,还得把技术锁在欧洲当摆设,才算“管理合格”? 这出戏最打脸的是反噬来得比谁都快。安世45%的业务都喂给了欧洲汽车业,全球每10颗车规级功率芯片就有7颗从中国东莞基地产出。中方一出台出口禁令,大众立马喊救命,说芯片库存只够撑三周,沃尔夫斯堡工厂都快停摆了;宝马单月损失直逼10亿欧元,16家车企联名警告“产业链要断了”。荷兰经济大臣前几天急着找中国商务部通话,哪还有当初夺权时的硬气,分明是被车企逼得没辙了。 安世中国区的回应更绝,直接宣布独立运营,明确说荷兰总部的指令“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一边拉通本土供应链稳住国内客户,一边拿出检测报告打脸“中国产芯片质量差”的抹黑,没几天就恢复了国内销售。反观荷兰接管的“总部”,成了没产能支撑的空架子,连给欧洲车企供货都得看中国工厂的脸色。这大概是对“管理不善”最响亮的反驳——你们抢去的是股权,我们攥着的是产业链命脉。 说到底,荷兰就是被美国架在火上烤的棋子,既想蹭美国的安全保护,又舍不得中国市场的真金白银。可他们忘了,商业规则不是橡皮泥,想捏圆就捏圆。当初西方资本跑路时,是中国真金白银救了安世;现在企业盘活了,倒想来抢现成的,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