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南海坠机真相曝光,燃油没问题了! 30分钟内连续两架军机坠海,价值1.6亿美元的美国先进装备沉入南海,五角大楼的调查陷入了一团迷雾。 美军“尼米兹”号航母在南海遭遇了难以置信的30分钟。2025年10月26日下午2点45分,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从这艘巨舰起飞后坠入南海,机上3人被救起。 正当救援队伍还在忙碌时,当天下午3点15分,另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也在起飞后坠海,两名飞行员弹射逃生。 两架军机总价值超过1.6亿美元,就这样在半小时内相继沉入南海。 01 事故真相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事故次日急不可耐地当起了“事故调查员”。他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宣称,事故可能是燃油质量不好造成的。 特朗普排除了人为破坏的可能,并强调:“我们会查明真相。没什么好隐瞒的。” 燃油污染理论听起来确实合理。燃油被水或其他异物污染,可能会导致发动机在飞行中失效。 对于常年漂泊在海上的美国海军而言,燃油转运方面面临挑战,燃油的确存在被污染的可能。 但最新的调查结果让特朗普的说法不攻自破。 根据燃油保障分队军人的证词,坠毁的两架军机使用的燃料与其他正常飞行的舰载机完全相同,所有舰载机均从同一储油罐加注燃油。 实验室对燃油样本进行了连续3天的分析,尚未发布任何关于燃油质量低劣的报告。 美军不得不开始研究导致两架军机坠入南海的其他可能原因。美国方面并不认为“尼米兹”号上两架飞机同时出现技术故障纯属巧合。 02 老骥伏枥 “尼米兹”号航母本身的问题可能比想象中更为严重。 这艘航母已经服役了50年,是美国海军现役最老的航母,即将在明年退役。 在发生事故之前,它已经出海部署了长达7个月,主要是在中东应对也门胡塞武装袭击商业航运的行动。 有分析认为,在如此长时间的实战部署期间,这艘美国航母上人员疲惫、设备磨损等因素可能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30分钟内连掉两架舰载机”不过是这些积累问题的集中爆发。 这就好比让一位即将退休的老人连续加班,身体不出问题才怪。 03 机种困境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已经是美国海军“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及其衍生型号在过去一年中遭遇的第7次坠毁事故。 2024年12月,在与胡塞武装的红海攻防战中,从“杜鲁门”号航母起飞的一架“超级大黄蜂”战斗机被美国导弹巡洋舰“葛底斯堡”号误伤击落。 2025年4月,“杜鲁门”号面对胡塞武装袭击时的紧急规避导致一架“超级大黄蜂”坠海。 5月6日,该航母又一架“超级大黄蜂”因为夜间降落故障而坠海。 8月20日,一架“超级大黄蜂”在弗吉尼亚州海岸附近训练时坠毁。 除此之外,美国海军在过去一年中还损失了两架“咆哮者”电子攻击机。 美国海军航空兵的面子,真是丢到了南海里。 04 区域背景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事故次日回应表示,美方有关军机是在南海开展军事演练时坠毁的。 他强调:美方频繁派遣军舰、军机到南海炫耀武力是引发海上安全问题、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根源。 中方还表示,如果美方提出,愿意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向美方提供必要的协助。 中国军事专家张军社认为,美国航母在南海接连坠机并非偶然。 美军长期在南海、亚太及全球范围内维持高强度战备状态,不断进行军事部署以维持其霸权地位和“国际警察”角色。 长期高压运作使美军兵力紧张、人员疲惫,事故发生的风险自然随之上升。 05 历史阴影 对于美国海军来说,两架飞机在短时间内相继坠毁的事故极为罕见。 上一次类似事件还要追溯到1976年8月,当时美国空军军事空运司令部的两架C-141运输机在数小时内相继坠毁,共造成41人死亡。 美国海军这次接连坠机的时间间隔更短。 在接连发生两次坠机事故后,“尼米兹”号现已掉头返航,预计将返回美国本土基地。 按照计划,它最终将前往诺福克海军基地开始退役流程。 这次事故无疑为这艘老将的职业生涯画上了一个不完美的句号。 “尼米兹”号航母已经掉头驶向美国本土,结束了它近50年的服役生涯。 而五角大楼的调查仍在继续,燃油污染的嫌疑已被初步排除,但真相仍深藏在南海的波涛之下。 美军军用航空事故通常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完成调查,美国海军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