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一个国家能“蠢”到什么地步?看看瑞典就懂了 话说瑞典这国家,以前在北欧那叫一个

一个国家能“蠢”到什么地步?看看瑞典就懂了 话说瑞典这国家,以前在北欧那叫一个低调,200多年不结盟、不参战,两次世界大战都躲过去了,靠着卖军火和高科技过日子,日子过得滋润,社会福利高,犯罪率低,大家都觉得这是个模范生。可最近几年,它突然急眼了,主动投身北约怀抱,还搞出一堆让人看不懂的招数,比如军费狂飙、恢复兵役、甚至琢磨着把70岁老头子拉回军营。这不是自找麻烦吗?一个人口才1000万的小国,非要在大国博弈里掺和,图啥?安全?存在感?结果可能是把自己推到火线上,钱花光了,社会还乱套。 瑞典的中立政策不是白来的,它源于18世纪的教训,那时候卷入欧洲大战,元气大伤,从此学乖了,专心搞经济和技术。冷战时期,它卖潜艇给美国,雷达给以色列,赚得盆满钵满,军队缩编到最小,义务兵役也早废了。年轻人安心上大学、当码农,养老院里老头老太太遛弯儿聊天。可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风向变了。波罗的海边上,瑞典的邻居们开始慌神,它也跟着抖。时任国防部长彼得·赫尔特奎斯特,这位社会民主党人,从那年起就开始推军备改革。他主导的国防决议,让预算从GDP的1.1%起步往上提,重点砸钱修潜艇、升级雷达。赫尔特奎斯特不是新人,早年从地方行政干起,2006年进议会,2011年管国防委员会,2014年正式上位。他这人执行力强,但政策转向太猛,忽略了中立带来的战略缓冲,直接把瑞典推向西方阵营的边缘。 转折点是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全面行动。欧洲炸锅了,瑞典街头民众游行,议会辩论热火朝天。赫尔特奎斯特在议会回应时,直言中立政策已成空谈,得集体防御。5月16日,瑞典政府正式申请加入北约,和芬兰一块儿。申请过程磕磕绊绊,土耳其卡脖子,匈牙利也拖后腿,足足两年才敲定。2024年3月7日,瑞典在华盛顿北约总部签字,成为第32个成员国。这步棋下得快,但代价不小。加入北约意味着签署军事承诺:军费至少占GDP 2%,接受盟军驻扎,可能卷入冲突。瑞典以前是北约的“伙伴国”,参加演习、情报共享,但不绑死。现在呢?彻底上船了,波罗的海直接成北约前线。俄罗斯那边不干,重组了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军区,边境巡逻加强,导弹瞄准北欧方向。你说,这不是把自家后院点着吗? 军费这块儿,更是下血本。从2020年起,瑞典国防开支像坐火箭,2025年已超GDP 2.4%,目标直奔3.5%。具体数字呢?2021-2025年预算里,追加了数百亿克朗,砸向战斗机、自动炮和基地建设。2025年3月,又批了295亿克朗支持乌克兰,包括防空系统和弹药,这已经是瑞典史上最大援助包。9月,政府再加码,2026年多投266亿克朗,应对俄罗斯的“多维威胁”。钱从哪儿来?挤福利啊。通胀高、电费涨、养老金缩水,医院排长队,民众怨声载道。可政府铁了心,说这是“买安全”。话说回来,安全买得来吗?北约秘书长也推各国军费上5%,瑞典这3.5%正好对得上号,像是交投名状。结果呢?社会开支被砍,年轻人就业压力大,经济学家直摇头,说这会拖累增长。 兵源问题更扎眼。瑞典总人口1000万出头,军队目标扩到11.5万,哪儿找人?2017年就恢复了义务兵役,男女都得去,年轻人从18岁抽签,训几个月。医生、工程师、程序员也可能被拉去当预备役。2025年7月,政府调查报告扔出炸弹:把退役军官征召上限从47岁提至70岁。不是开玩笑,这是官方提案,理由是“经验宝贵”。想想看,70岁老头子,关节疼、视力差,还得重披军装,端枪站岗?这操作在全球都罕见。报告说,军官短缺严重,新兵训练跟不上,得“回收利用”。养老院里那些前上尉、少校,本来安享晚年,现在信件一来,就得复训。媒体炸了锅,民众吐槽这是“绝望之举”。事实是,瑞典军队老龄化,年轻一代不爱从军,游戏和科研更吸引人。强拉老人,不光效率低,还可能出安全隐患。北约其他成员也没这么干,美国预备役上限55岁,德国60岁,瑞典这70岁,纯属独一份儿。 为啥瑞典这么折腾?表面看,是俄罗斯威胁。这转变听着有理,但细想真蠢。瑞典以前靠中立吃饭,军火出口全球,萨博战斗机、K9自行火炮卖疯了。现在自用为主,出口受限,还得搭上人力。加入北约后,导弹部署、驻军常态化,俄罗斯视北欧为威胁,回应措施升级。2025年,瑞典渔船在波罗的海遇干扰,边境演习频仍,民众收到“全民防御”手册,教怎么在家建避难所。社会呢?抗议不断,左翼指责政府被美欧操控,右翼说还不够猛。经济上,军费挤占民生,2025年预算里,国防吃掉大头,教育医疗遭殃。国际上,北约欢迎,但小国永远是棋子。芬兰入盟后,边境1300公里成前线,瑞典加进来,缓冲全无。俄罗斯没傻,军区重组,核威慑加强,瑞典反倒成首批目标。说到底,瑞典这波操作,暴露小国困境。

评论列表

海浪
海浪 2
2025-11-03 01:04
个个都骄傲了,有钱可以做大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