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刷到个新闻,一下给我看愣了。 一边是黄海、东海,炮声轰隆,巨舰犁开白浪,战机呼

刷到个新闻,一下给我看愣了。 一边是黄海、东海,炮声轰隆,巨舰犁开白浪,战机呼啸而过。那场面,跟电影似的,特提气。 但真正让我心里咯噔一下的,是另一个画面:山东的田埂上,一群医生护士,甚至还有好多民兵,满身是泥地趴着,在练野战急救。 迷彩服的肘部磨出毛边,泥点顺着裤腿往下滴,有人咬着牙把模拟伤员往担架上抬,草叶粘在汗湿的额头上。 你说,这种时候,谁会想到“秀肌肉”这三个字? 平时刷到军演视频,评论区总有人说“这是给某某看的”“硬气”,好像导弹升空、战舰列阵,就只是为了让远方的人紧张。 可蹲在田埂边看他们练止血包扎时,突然懂了——那些在海上劈波斩浪的舰,和在泥里跪出印子的膝盖,原是同一回事。 一个戴眼镜的女医生,手套被铁丝勾破了个洞,血珠渗出来,她没顾上,只顾着数“按压深度五厘米,每分钟一百次”。 旁边的老民兵拍了拍她肩膀:“丫头,当年我们扛枪,现在跟你们学救命,都是为了一个念想。” 什么念想? 那个二十出头的民兵说得实在:“以前打靶总想着环数,现在练急救才明白,枪打得准是本事,能把战友从鬼门关拉回来,是更大的本事。” 你说,这种准备,算“秀肌肉”吗? 有人觉得演习就是摆场面,可当医护人员把三角巾折成燕尾状固定手臂,当民兵用树枝做简易担架,这些动作里藏的,哪有半点“秀”的意思?全是“万一”——万一有需要,能不能快一秒,能不能稳一点,能不能让更多人活着。 这世上哪有什么“天塌下来有人顶”? 不过是有人在海上练怎么挡,有人在泥里练怎么救;有人在天上护着领空,有人在地上托着生命。 这些事凑到一起,才叫“准备”——不是让谁怕,是让我们自己知道,往前走的时候,身后有托底的人。 就像那个女医生说的:“枪杆子能打跑豺狼,药箱子能救活战友,缺了哪个,都不算真的安全。” 黄海的浪还在翻,田埂的泥还没干,可看着那些在泥里、在浪里的身影,突然觉得,所谓安全感,从来不是喊出来的,是这样一膝一肘跪出来的,一桨一舵划出来的。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 就像家里的大人不会说“别怕”,只会默默把窗户关紧,把炉火生旺,然后告诉你“饭好了,快吃”。 那些没说出口的,才是最让人踏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