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一直在补钙,为何还是发生了骨质疏松?看看你都做错了什么→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大部分人都知道,我可能缺钙了,得补补钙,否则要得骨质疏松了。但是,又有很大一部分人在补钙的路上并没有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大部分人都知道,我可能缺钙了,得补补钙,否则要得骨质疏松了。但是,又有很大一部分人在补钙的路上并没有走对,导致出现了“我怎么一直在补钙,还是发生了骨质疏松?”的现象。

那么,“一边补钙一边骨质疏松”的你,到底做错了什么? 

钙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钙是构成骨骼的主要矿物质,约99% 的钙储存在骨骼和牙齿中。随着年龄增长,钙摄入不足、钙吸收率下降,以及绝经后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骤降,导致骨吸收速度超过骨形成速度,骨量流失,长此以往,促发骨骼释放钙质以维持血钙稳定,从而导致骨密度下降、骨质变脆,最终演变为骨质疏松。

只知道补钙,不知道这些错, 那就“白补了”

然而,骨质疏松并非单纯“缺钙”所致。研究表明,种族、性激素水平、糖皮质激素使用、长期卧床等因素同样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因此,钙在骨质健康中的作用是“必要但不充分”,需要与其他营养素、激素及生活方式共同作用才能有效防治骨质疏松。如果只知道补钙,做错了下列这些事,那只能“一边补钙一边骨质疏松了”。

补钙“姿势”不对       最近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中国居民中青年推荐每日钙摄入量为800 mg(元素钙),50岁以上中老年、妊娠中晚期及哺乳期人群推荐每日摄入量为1000~1200 mg,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为2000 mg。

食物中的钙:牛奶、酸奶、奶酪、豆制品、深绿叶蔬菜含有丰富的钙。但需注意,含草酸或植酸的食物,如菠菜、某些坚果会抑制钙的吸收,建议与高钙食物分开食用。

正确补钙:一般来说,绝经后的女性、中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及青少年应结合情况适宜补钙。补钙时,应掌握正确的补钙剂量,不要不足,也不宜过量,因过量补钙可能导致钙代谢失衡、结石甚至加重骨质疏松风险。

单纯补钙       试问一下,除了补钙,你还补充其他营养素了吗?如果没有,这也可能导致补进去的钙没有真正达到目的地。

1. 协同补充维生素D3:其可以激活肠道钙结合蛋白,显著提升肠道钙吸收率,让补进去的钙真正到达该去的地方。如果缺乏,钙的吸收率不足20%,也就是说,吃进去了1000毫克钙,有用的只有200毫克,远远达不到效果。

维生素D有两个来源,一是阳光照射,阳光中的中波紫外线(UVB,波长290~315nm)是促进维生素D合成的关键因素,如果缺乏晒太阳,可能就会导致体内维生素D3不足。二是膳食来源,鱼肝油、深海鱼、蛋黄、强化奶制品均富含维生素 D。若饮食或日晒不足,可考虑每日补充600~800 IU(约15~20 µg)。

“有效晒太阳”小技巧

时间:上午9~10点和下午4~5点,此时UVB强度适中且安全性高。切忌正午时分晒太阳,防止晒伤皮肤。 暴露方式:需要直接接触阳光,暴露皮肤于阳光底下,隔着玻璃晒没有用哦! 时长:建议每周晒太阳2~3次,每次15~30分钟。

2.合理补充维生素K2:其可以引导钙沉积于骨骼,减少血管钙化风险,与维生素D3科协同提升骨密度。维生素K2在纳豆、奶酪、发酵食品中富含,每日推荐量为45~180μg。

没有规律运动      运动与骨骼的关系密切,科学的运动可改善骨健康。比如,负重运动如跑步、跳跃等产生的垂直应力可以激活成骨细胞,促进骨小梁重建,显著提升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抗组训练如深蹲、举重等可通过肌肉收缩间接刺激骨骼,增强骨密度。此外,运动还可调节骨代谢,抑制骨细胞活性,减少骨质流失。因此,仅靠补钙而不运动的人群,骨骼的健康亦是不够的。

运动建议:建议每周进行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配合2~3次抗组训练或平衡训练。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即运动时的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220-年龄)。但要注意,老年人应该选择安全的低冲击项目,如太极、快速走等,避免因不当负荷导致骨折。

伤害骨骼健康的生活行为       除了以上几个现象,还有一些日常生活行为也会伤害骨骼健康,比如,一边补钙,一边加速钙的流失等。

1. 吸烟:吸烟可降低雌激素水平,增加骨吸收,从而导致骨密度下降。 2. 过量饮酒:酒精会干扰骨基质合成,加速钙排泄。 3.高盐饮食:高钠增加尿钙排泄。 限制每日盐摄入 ≤ 6 g 为宜。 4.咖啡因/茶:咖啡因和茶多酚可轻度增加尿钙流失。每天咖啡 ≤ 3 杯,茶 ≤ 2 杯。 5.长期卧床或缺乏活动:原因即运动可以增强骨骼健康。哪怕是卧床者,也要每天进行床上伸展,按摩四肢,做力所能及的运动。 6.酸性饮食:如过多肉类、碳酸饮料摄入,会导致体内酸负荷过多而促使钙从骨中释放中和。增加碱性食物(水果、蔬菜)摄入,适度控制碳酸饮料。

除此之外,日常饮食中,适量优质蛋白的摄入亦有助于骨基质合成,但过量也可能增加钙质流失;保持适宜体重,过轻会降低骨负荷,过重会增加关节负担。

看到这里,一边补钙一边骨质疏松的你,做错了哪几项?

不论如何,从今天起,了解骨质疏松发生的因素后,采取正确补钙方式及适合营养素补充,以及科学运动、合理饮食,规避伤害骨骼健康的行为,相信能更加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的发

钙是骨骼健康的基石,但单靠补钙难以防止骨质疏松发生。维生素 D、规律的负重运动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制盐、咖啡因摄入,避免长期不动)共同决定了钙的吸收、利用和骨骼的重塑。通过科学配比的营养摄入、适度日晒、系统运动及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在整体上降低钙流失、提升骨密度,从而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此外,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女性更年期后,应每2~3年进行一次骨密度的检测,以期早发现、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