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手术流水线工程初探
俺是李昕宇
2024-07-22 19:14:52
现代工业的一大进步就是流水线作业,每个人只完成重复的一部分任务,所有的操作尽量标准化。好处显而易见,效率提高了,单个任务由于反复操作,质量会提高且稳定下来。
当需求大幅度增加时,纯手工操作不仅效率低,而且反而容易出次品,容易出差错。把手术操作标准化,更有利于手术效果的稳定,手术效率的提高。
我们先讲一下我们的研究,目前有4个人参与整个手术治疗过程,A只管约手术,不同职业不同理解力不同要求,甚至是否顺利沟通,有无基础疾病,医保种类,住院带毛巾还是脸盆……住院前的她都管,还有住院报销是否顺利,总费用多少,自费多少。其实这个岗位工作量最大。
B管手术前拍片,手术排台,术前工具螺钉的准备消毒,安排床位,甚至手术上台,皮肤切开准备。这个岗能给你找到更优的床位,能争取到更多的手术台,让我们效率翻倍
C是主刀医生,他站到台上的时候,切口已经分离暴露好,关节骨骼静静等待断骨拼接,对,他的任务是断骨、拼接、固定。单足的操作时间大致10分钟左右。
D在固定完成后,接手冲洗缝合,因为他只做这步,所以缝不好重来也不影响下一个患者,所以这个专业的缝手会缝的更细致,更有经验,因为缝的多,他可能是缝合最有经验的人,当然下台后的换药和简单随访也是他,有问题或者拿不准,他会直接问C
这4个岗除了C都有可能增加人手,应对增加的手术量。这样C能专研技术,B能慢慢切口,D能慢慢缝合。从医生的成长角度,最开始都是C来做所有的工作,等患者多了,加A,再多加D,有团队加B,然后双A……
目前还在继续研究,最终要增加C,才能实现真正的流水线,技术的标准化也非常重要,单一的同样的畸形,使用同样的方法是必然选择,个体化差异可以增加细节处理,但不足以更换底层的技术架构,而且我们固执地认为,目前治疗拇外翻最好的底层架构就是基底的旋转Scarf截骨。
就目前效率而言,有的人需要排队半年左右,难免会有怨言。其他医院又不是这个术式,效果明显不好。这个矛盾似乎可以用流水线轻松解决。你发现还有更好的医生?快推荐给我们,迅速地增加一个C,又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流水线做的多,收入当然就多了,这样才能给ABD发工资,他们的工资如果不如快递员,那流水线就没了。还有一个好处,虽然效果最好,团队开支大,但总费用比同等三甲医院低,北京地区也是最低,就是因为流水线呀。
欢迎提出意见,也欢迎加入我们ABCD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