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总监职场观察:思维方式决定薪资上限
小马赛克啊
2024-08-21 13:14:44
同样是工作了七八年,有的人已经成长为高级经理甚至总监,有些人还停留在专员。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距?
我发现,几乎所有职场中碌碌无为的人都有一个通病:做事情,都在凭经验和感觉。
而反观那些工作能力强,年纪轻轻就当上管理层、拿高薪的人,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可以迅速、全面地对复杂问题进行条理清晰地梳理,并解决问题。
这些人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其根本的原因,仅仅是因为TA具备「结构性思维」。
经验性思维的人,思考和看待问题时是碎片的、具象的、单维度的。在复杂问题面前,通常没有头绪,或者像个无头苍蝇一样瞎撞。
而结构性思维的人,思考和看待问题时是系统性的、抽象的、结构化的。TA总能把复杂的问题拆解成一个个相互关联又易于理解和解决的小部分,就像搭积木一样,有清晰的框架和逻辑顺序。
这项能力并非天赋,刻意练习就可获得。分享我亲测有效的具体方法——
◼️凡事复盘,提炼经验,总结方法论
无论一个项目成功与否,都有复盘的必要性。在头脑中把做过的事再「过」一边:
这件事情的目标是什么?为了达成目标,我做对哪些事情?每件事情解决了什么?这些事情有什么关联和顺序?如果重来,我还能如何做得更好?
◼️将方法论进行再次实践,修正方法论
在类似或重复的事情上,应用方法论检验结果是否有偏差?如果有,是环境因素发生改变还是方法论有漏洞?方法论有什么可以修正的地方?如果没有,将这个方法论再行记忆和强化。
◼️触类旁通,寻找可应用领域
还有什么相通领域?能否解决之前遗留问题?这个领域和之前的共同点是什么?有什么个性化差异?
◼️长期记录和整理方法论,修炼思考和判断问题角度
重复「复盘-梳理-实践-修正-再实践」的习惯,让自己形成肌肉记忆。等养成这样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你会惊喜发现,每遇到一件事,可以随时调用头脑中的方法,行之有效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
更实际来说,当你进入一个新领域或岗位时,一年所得可能顶得上别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3年。
0
阅读:8
尚冰凝
能力强的人能把复杂事情搞的很简单,有的人能把简单事情搞得很复杂